“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话放在选专业上同样戳心!2026 年国考可报考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排名一出炉,直接让 26 届高考生家长炸了锅 ——财政学专业能报 12905 人,经济学紧随其后有 11972 个名额,可为啥计算机、数学这些热门专业反而排在后面?选对专业真能在国考赛道上 “抄近路” 吗?这十大专业背后藏着怎样的报考逻辑?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先看这份 “国考友好专业榜” 的 TOP3:财政学以 12905 人稳居第一,经济学 11972 人紧随其后,金融学 9367 人拿下季军。单看数字就够震撼 —— 财政学专业能选的岗位,比最后一名数学专业(5879 人)的两倍还多。为啥这三个专业这么 “吃香”?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1、财政学:12905人
2、经济学:11972人
3、金融学:9367人
4、财会审计:8799人
5、计算机:8286人
6、法学:6762人
7、经济与贸易:6429人
8、电子信息:6055人
9、统计学:5897人
10、数学:5879人
数据来源:华图教育统计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拿财政学举例,国考里税务局、财政局、审计署等核心部门,每年都要招大量财政学人才,小到地方税收征管,大到国家财政预算编制,都离不开这个专业的支撑。去年浙江某税务局的财政学岗位,虽然报录比达到 80:1,但录取的应届生小李分享:“专业对口性强,备考时很多知识点和专业课重合,比跨专业考生少走不少弯路。”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再看经济学专业,它的优势在于 “兼容性强”。国考中发改委、商务部、央行等部门的综合管理岗,大多把经济学列为优先专业。北京某高校经济学教授解释:“经济学培养的是宏观分析能力,不管是政策研究还是市场监管,都需要这种思维,所以岗位需求一直很稳定。”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让人意外的是计算机专业只排第五,可别觉得它 “不吃香”—— 虽然可报考人数(8286 人)比财政学少,但岗位含金量极高。国考中海关的智能监管系统维护、外交部的网络安全保障、国家网信办的数据分析岗,都指定要计算机专业。上海考生小王去年靠计算机专业考上海关岗,他说:“这类岗位技术门槛高,竞争对手比财政学少很多,反而更容易上岸。”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榜单里还有个隐藏亮点:财会审计专业以 8799 人排第四,远超法学(6762 人)、电子信息(6055 人)。要知道,国考里几乎所有机关单位的财务岗都招这个专业,小到日常报销核算,大到单位年度审计,都离不开财会人才。有网友调侃:“每个单位都需要‘管钱的人’,财会审计就是国考里的‘万能专业’。”
不过家长们也有疑问:“是不是只能盯着这十大专业?” 其实不然。南京家长李女士的儿子学的是冷门的档案学,去年照样考上了档案馆的岗位。她提醒:“选专业不能只看国考热度,还要结合孩子兴趣。我儿子喜欢整理文献,现在工作得心应手,比挤热门专业的‘独木桥’舒服多了。”
还有网友理性分析:“这十大专业只是‘机会多’,不是‘一定能考上’。去年我同学学财政学,报的岗位报录比 120:1,最后还是没上岸;反而我学统计学(第九名),选了个基层统计岗,报录比 25:1 就考上了。关键是选岗时要‘避峰’。”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其实这份榜单的核心不是 “逼大家选热门”,而是给 26 届高考生提个醒:专业选择要兼顾兴趣与长远规划。财政学、经济学适合对政策、经济感兴趣的孩子;计算机、电子信息适合喜欢技术的学生;统计学、数学则适合擅长数据分析的人。与其盲目跟风选 “第一”,不如找到 “适合自己且有机会” 的专业。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最后想对高考生和家长说:国考只是未来职业选择的一条路,但选专业的眼光,会影响未来多年的发展。希望大家既能看到十大专业的 “机遇”,也能尊重孩子的兴趣,选到真正能让孩子发光的专业 —— 毕竟,只有热爱,才能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