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重来一次,肯定会好好教育孩子,不会把他养成白眼狼。”
在母婴群里看到一位妈妈的感慨,没想到很快就引起群里姐妹的共鸣,大家都在纷纷说自家的“白眼狼”。随后,这位妈妈也分享了自己的孩子,这才知道“白眼狼”孩子真的是从小就有征兆。
这位妈妈说:孩子三岁那年她发高烧,当时浑身没有力气,还是硬撑着给娃煮了番茄鸡蛋面。原本想着娃会心疼地说一句“妈妈辛苦了”,结果娃直接来了一句:你赶紧走吧,挡着我看电视了!
当时只觉得孩子小、不懂事,也没有往心里去。可是娃越长越大,发现他这样“白眼狼”的事情多到数不清,这才意识到他是真的自私,一心只想着别人为他付出,根本就不体谅大人。
“真的很后悔,要是3岁那年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或许还能纠正。可现在已经十几岁,白眼狼特质早就养成,根本就改不了。”
这位妈妈最后一句话,真的说出了无数妈妈的心声。只可惜,养娃这件事没有后悔的余地,妈妈们能做的就是在接下来的育儿中调整策略,重新把娃拉到正道上。
在这里想温馨提醒所有的父母:“白眼狼”孩子其实从小就有征兆,有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其实就是他们自私、不感恩的开始,再不管就真的被养歪了。
这几个行为,父母务必要重视起来
1、只懂索取,从不想付出
家里有好吃的,孩子先抢着把自己的那份藏起来,从来不会主动分享给父母;
想要玩具就哭闹撒泼,父母满足后连句“谢谢”都没有;
让娃帮着拿东西、递纸巾,要恶魔假装听不见,要么直接说“我不”。
要是孩子生活中有这些行为,说明他们心里只有自己,觉得父母的付出天经地义。这个思想会一直跟随者孩子,让他变成只知道索取的人,从来不想回报。
2、把错推给别人,从不认错
自己打翻了牛奶,怪妈妈没有放好;
玩具找不到了,怪爸爸收拾错了地方;
和小朋友吵架,全是别人的问题,自己一点错都没有。
很明显,孩子的这些行为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习惯把自己的问题甩给别人。长大后,他们也不会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反而会因为一点不顺心的事就抱怨。
3、不尊重长辈,对父母没耐心
对爷爷奶奶大呼小叫,嫌弃老人动作慢、说话唠叨;
父母教育他时,要么就打断顶嘴,要么就摔门而去;
饭菜不合口、买的衣服不是名牌,只要不顺心就对父母发脾气。
显然,这些孩子从小就没有学会尊重,他们肯定也不会把父母的付出放在眼里。从小都这样对待父母,那长大后更变本加厉,根本就不能指望他们孝顺。
这三招,或能帮娃养出感恩心
就算孩子出现这些“白眼狼”的征兆,父母也别太焦虑,只要能发现问题就不晚,还有改正的空间。孩子的感恩心并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靠后天父母的教育和培养。
第一招:别无底线满足
从现在开始,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要立马满足,而是要学会适当的拒绝,或者是延迟满足。可以趁机告诉孩子:表现好了,可以把想要的玩具、零食当做奖励。
这样一来,才能让孩子知道想要的东西并非唾手可得,而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以后,他才能慢慢学会珍惜,也能明白父母的辛苦不易。
第二招:参与到家务中
想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那就得要舍得使唤他们,让娃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顺便要得要帮助父母做一些事情,哪怕做得不是很好。
别觉得孩子太小就做不好,谁不是从不会到会呢?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受到做家务很累,这才能感同身受。
第三招:刻意引导感恩
说“谢谢”这个习惯,以及关心别人这件事,父母要慢慢通过日常行为传递给孩子,让他们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应的。
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小事中,时间长了孩子就被养成懂得感恩的习惯,不会再觉得别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写在最后:养孩子,从来都不是把他喂饱、供他长大这么简单。最重要的,还是得要教会他做人,若是连懂得感恩、尊重他人这样的事情都学不会,那大概率未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