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青少年心理韧性培育体系
创始人
2025-10-19 07:13:16
0

□ 沈 静

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健康中国2030”建设的重要内容。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议也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不唯成绩论,而是逐渐转向引导青少年关注内心、关注成长。其中,青少年心理韧性成为重点关注内容。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适应能力,能让个体保持情绪稳定,应对困境时保持积极和坚韧。提升心理韧性,不仅能帮助青少年实现人生价值,更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培育青少年心理韧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家庭、学校、社会以及青少年自身共同努力,构建行之有效的心理韧性培育体系。

家庭是塑造心理韧性的温暖基石

家庭需要提供安全的环境。俗话说,倾听先于说教。要创造与孩子对话的机会,让孩子在其中茁壮成长。

家庭要教会孩子直面挫折,练就提升韧性技能的本领。情绪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孩子学习如何识别、理解和管理情绪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应允许孩子拥有所有情绪,并且教会孩子接纳情绪。根据情绪教练理论,家长应将孩子所有情绪视为沟通和亲密的机会,在互动中接纳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管理情绪。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逐步放手并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去探索世界。当挫折发生时,家长要陪伴其左右,引导其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自主感、胜任感和决策能力。另外,提供孩子韧性教育的训练场,在生活中设置难度,让孩子在实践中强大。

学校是锻造韧性的关键熔炉

学校作为社会情感学习场和心理韧性的实践基地,承担教书育人重任,应将挫折教育纳入育人全过程。一方面,将心理韧性融入课程和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训练青少年情绪管理、冲突解决等能力,日常学习中布置富有挑战性的课外任务。另一方面,打造支持性校园环境,营造包容、尊重、真诚的校园氛围,对暴力、霸凌、歧视零容忍,做到“每位孩子都能够被看见”,崇尚进步与变化,设立“最大进步奖”,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而非竞争。

与此同时,学校应提供专业心理支持与干预,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建立“心理预警三级响应机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挫折与压力应对等教育,减少学生病耻感,正面强化和鼓励良好行为,而非单纯惩罚不良行为。营造浸润式情景体验,让校园环境本身成为“无声的教材”。学校要充分发挥核心枢纽作用,推动家校社联动。定期举办“家庭心理韧性工作坊”,赋能家庭教养实践,实现校家教育理念同频、策略协同。主动与养老院、公益组织等社会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其责任感、成就感与抗逆力。

社会构建心理韧性的支持网络

社会是个体成长的最大生态系统,肩负着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扮演着规则制定者、文化塑造者和安全网编织者的角色。社会可借助政策、媒体、社区、企业的力量,切实提升青少年的心理韧性。

一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育儿假、托育服务等政策,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让父母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陪伴,巩固其核心支持系统。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转介与危机干预系统,开通24小时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让有困难的孩子有处可求助。另外,媒体应承担社会责任,不唯成绩论,更多宣传多元成长途径,坚持正面宣传引导,避免过度聚焦与渲染个别极端事件,着力营造积极乐观、充满希望的舆论氛围。借助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媒体节目,坦诚分享失败与心理困惑案例;开设科普专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青少年提供正向榜样和情绪疏导渠道。

另一方面,加大社区投入,建设社区家长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机构,为青少年提供帮助。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榜样学习和互助小组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在和谐的邻里氛围中成长。企业可探索性开展员工帮扶计划,为其子女提供支持,研发青少年产品,有条件的企业可资助青少年心理能力提升项目。同时,要加强网络监管,减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蚀,倡导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

自我激活内在心理韧性潜能

塑造心理韧性本质上是自我人格成长的一场马拉松。培育心理韧性,关键在于塑造自我思维模式,践行“成长型思维”,主动挑战负性自动化思维观念,有意识地将“失败”重新定义为“学习”,学会审视脑海中的负面想法。当其出现时,主动挑战并变化它。其次,要成为自我情绪的观察者与管理者,培养自我觉察能力,通过冥想、自我探问回溯内心,将挫折视为学习的契机而非失败的证据。学会识别与命名情绪,当挫折来临,能快速识别并命名自己的情绪。

另外,青少年也可尝试写日记来记录情绪,将“被情绪控制”转变为“观察情绪”,夺回情绪主导权。再者,主动建设和维护社会支持系统,主动与老师、朋友交流,清晰告知他人自己的需求,以获得情感支持和实用资源,减轻独自承压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青少年要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在疲惫时抵御脆弱情绪。

提升青少年的心理韧性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续关注、科学引导与温暖陪伴。唯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发力、方向一致,才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成长支持系统”,托举起每一个青少年,让他们有底气、有力量、有方向地翱翔,最终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2025马来西亚塑料循环系列:... 今天分享的是:2025马来西亚塑料循环系列:探索汽车行业的塑料循环经济机遇 报告共计:23页 马来西...
缺陷汽车召回数据2007-20... 数据简介 缺陷汽车召回数据是保障汽车消费安全、规范汽车市场秩序的关键数据支撑,对于研究汽车质量管控体...
10+技术突破,奇瑞加速全球化... 2025年10月18日,以“创新 · 智领全球”为主题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安徽芜湖拉开序幕。...
原创 突... 始祖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0月17日,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内部公告宣布始祖鸟大中华区总经理Iv...
原创 听... 很多人一提新车就总爱瞎买一堆饰品,配件之类,好像不花点钱就对不起这辆车似的。结果要么闲置落灰,要么反...
原创 全... 新能源行业再掀巨浪!近日,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在国庆前夕悄然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万...
原创 2... 进入2025年,电动车新国标标准重新修订并正式实施,为了确保该标准的全面实施,接下来电动车的管理也会...
科普:未来充电桩会支持无线充电... 想象一下:电动汽车驶入车位,无需掏出沉重的充电枪,充电自动开始——这就是无线充电(感应式充电)描绘的...
原创 5... 如果有5000元的预算,完全可以买到高端的电动摩托车,那么选择哪款车型更好呢?雅迪作为传统品牌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