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梁跑,作文写得好。
作文写得好,语文差不了。
首科心有底,成绩没人比。
作文听老梁,高考一定强!
【写作要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冷”和“热”的解释如下:
冷:温度低;不热情;寂静;不热闹。热:温度高;情意深厚;受很多人欢迎的;热闹。
材料二:古人云:“过冷则滞,过热则躁;冷热相济,方得长久。”意思是说,过于冷漠会导致停滞不前,过于狂热则会失去理智;唯有冷静与热情相互调和,才能持久发展。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这两则材料通过“冷”与“热”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揭示了人生需要平衡的深刻哲理。
首先从字面意思看,《现代汉语词典》对“冷热”的解释展现了这对反义词的多重含义。“冷”不仅是低温的物理状态,更延伸出疏离、寂静的生活状态;“热”也不单指高温,还包含着热情、受欢迎等人际温度。这种词义的丰富性暗示着冷热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人生状态的隐喻。就像冬天需要取暖、夏天需要纳凉一样,生活中处处需要调节冷热的平衡。
其次从处世智慧看,古人“冷热相济”的箴言道破了为人处世的要诀。材料二中“过冷则滞”就像生活中那些过于理性的人,虽然避免犯错却错失机遇;“过热则躁”则如同被激情冲昏头脑的人,容易做出草率决定。就像炒菜要掌握火候,与人交往既需要保持适当距离的“冷”,也需要真诚关怀的“热”,这种动态平衡才是长久之道。
最后从发展规律看,冷热交替是万事万物的常态。自然界有四季轮回,经济有周期波动,个人情绪也有高低起伏。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在“冷”期积蓄力量,在“热”期把握机遇。就像农民懂得春种秋收,智者明白张弛有度,这种对冷热规律的认识,能帮助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保持定力。
这两则材料提醒我们: 人生不是非冷即热的单选题,而是需要智慧把握的辩证关系。真正的成熟,在于懂得什么时候该保持清醒冷静,什么时候该全情投入,在收放自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
写作时,开头可从生活现象切入,引出“冷热”这对矛盾统一体。接着引用材料中词典对冷热的双重解释(温度/情感),过渡到古人“冷热相济”的哲理,提出核心观点:人生需要理性与热情的平衡。中间部分可分三层展开:先分析“过冷”的危害,如人际关系冷漠导致合作停滞,再用历史事例说明“过热”的弊端,如大跃进中的狂热带来的损失;然后以科学家研究为例(冷静实验+热忱探索),论证冷热调和的价值;最后联系青少年成长,谈如何在学习中保持冷静专注又拥有热情的好奇心。结尾号召青年在追梦路上既葆有赤子之心,又常备理性思考。
【范文分享】
冷热衡中道
寒暑交替,阴阳互生,宇宙万象莫不蕴于“冷”与“热”的辩证旋律。《现代汉语词典》中,冷热仅为温度之高低、情态之浓淡;然古人睿智洞明,“过冷则滞,过热则躁;冷热相济,方得长久”一语,早已穿透表象,直抵世间万物存续发展的玄机。 于我辈青年而言,唯有把握冷热之间的精微平衡,方能在个体成长与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成就生命的厚度与光彩。
理性之“冷”,若幽谷寒泉,涤荡尘嚣,赋予我们洞悉本质的清明。当信息洪流裹挟众生,当狂热情绪肆意蔓延,这份冷静便成为精神独立的基石。屈子于浊世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坚守,正是以极寒之志映照昏聩现实;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的彻底怀疑,为近代理性殿堂奠定了冷峻基石。然而,若冰冷过度,则易陷于生命的枯寂与创造力的冻结。王国维论词谓“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然若仅以冰冷视角审视万物,则失却了“热肠”的感发与共情,难成“阅世愈深,材料愈丰富”的至高境界。
感性之“热”,似旭日东升,光耀天地,赋予生命以蓬勃朝气与前行动力。它是理想燃烧的火焰,是情怀涌动的暖流。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炽热呼号,穿越千年仍激荡人心;无数仁人志士为信念前仆后继的热血,熔铸成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但失却冷静引导的热忱,易沦为盲动与虚妄。昔日“大跃进”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热,脱离现实规律,终致苦果,恰是“过热则躁”的深刻警示。
真正的智慧,在于冷热相谐的动态平衡,让理性为激情导航,让热忱为冷静赋能。苏轼一生便是此道的完美演绎:面对仕途冰霜,他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冷静豁达化解苦难;身处江湖之远,却始终怀抱“尊主泽民”的济世热肠。钱学森先生亦以其科学人生诠释此道:他以“严谨、严肃、严格”的冷峻科学态度攻坚克难,背后支撑的却是“我的事业在中国”的赤子热忱。冷热如此交融,方能成就既坚实厚重又光芒四射的生命华章。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立于百年变局之际,当深谙此冷热相济之道。于内,以冷静头脑规划人生,以热切之心追寻价值;于外,以理性眼光观察世界,以担当之热忱贡献力量。让我们在冷与热的辩证熔炉中锤炼灵魂,既不因严寒而凋敝,亦不因酷热而焦灼,最终锻造成兼具理性深度与情感温度的栋梁之材,在时代天幕下挥洒出最圆融而璀璨的生命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