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明确学业要求、夯实法治意识、筑牢安全底线,环境学院于9月陆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始业教育活动。活动以“入学指引—培养解读—科研引航—法治宣讲—安全教育”为主线,覆盖新生学习、科研、心理、生活等多个维度,帮助学生在新学期顺利起航、稳健前行。
01
开学导航:信息清晰、路径明晰
为确保新生顺利完成入学过渡,学院提前启动“入学指引”系列教育。9月4日,学院召开2025级研究生入学前线上年级大会,研究生辅导员严雨姗对“报到时间、进校路线、门禁系统启用、请假流程、缴费方式、绿色通道申请、体检安排”等事项逐项说明,细化到每个操作环节,确保新生“入校第一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她提醒同学们要养成主动沟通、理性规划的良好习惯,并强调“提前了解流程、掌握节奏,才能更快适应研究生生活。9月8日上午,学院在仙林湖研究生公寓召开2025级研究生年级大会。辅导员就宿舍管理、奖助体系及研究生日常管理等事项进行说明,并提醒学生保持良好作息、合理规划科研方向,积极与导师沟通,在多元平台中锻炼能力、展现风采,快速融入新校园。
9月12日,环境学院2025级新生欢迎会于广乐楼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杨燕聚焦锚定“情怀的坚定性”、锤炼“专业的精进性”、锻造“心理的韧性”三个维度,鼓励2025级新同学把个人理想嵌入美丽中国的生态蓝图,以硬核能力筑牢环境治理的科技根基,用乐观坚韧应对生态治理的长期挑战。
院长何欢为2025级新生系统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与现状,强调了学院“厚德崇实、惟诚笃行”的院训,以及全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与创新素养的生态环境卓越人才的目标,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的坚实平台与多元路径。
02
学业导引:夯实基础、明晰路径
为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培养方案,教务秘书韩雪老师以“研究生学习的路线图”为主题,从课程修读、学分要求、学位申请三方面进行系统解读。她将内容划分为“点—线—面”三个维度:在“点”上细致说明公共课与学位课修读要求;在“线”上明确选课系统操作流程、时间节点与常见错误;在“面”上描绘从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到学位申请的一体化认识。
03
心理护航:以心为舟,从容启航
研究生阶段既是学术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适应与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针对研究生新生在角色转变期易出现的焦虑、期待与不确定感,学院邀请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吴慕窈老师主讲“焦虑没关系”主题心理健康讲座。
吴老师以数据开篇,指出焦虑是具有进化意义的基本情绪,关键不在“有无”,而在“怎么管”,焦虑是具有进化意义的正常情绪,关键不在“是否存在”,而在于“如何应对”。她深入解析压力与焦虑的形成机制,提醒学生警惕“灾难化想象”和“绝对化要求”等认知陷阱,鼓励同学们通过理性分析、社交互动、运动锻炼等方式进行积极调节。她提出“自助—互助—专业支持”的心理健康三级路径,倡导学生勇敢寻求帮助,把心理咨询视为成长的力量。讲座气氛轻松而热烈,学生纷纷表示在理解和接纳中获得了新的心理能量。
04
科研引航:以学术为本,启思逐梦
学院雷沛老师以《科研入门宣讲教育》为题,为新生带来一场生动的科研启蒙讲座。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分享“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从‘学习者’向‘研究者’的角色跃迁”。他强调了科研任务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核心地位,并阐述了研究生需要掌握的一系列关键能力,拓展了新生学科视野。他还积极鼓励新生从入学伊始就树立“主动学习、勤于探索”的科研意识,在科研进程中秉持独立思考精神,大胆质疑才有成果,通过深入研读不断挖掘新的研究点。
05
法治教育:以法为鉴、筑牢底线
9月23日下午,根据《关于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要求,环境学院组织开展了新生专属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紧贴研究生“学术—科研—成果”全链条场景,以真实案例剖析科研活动中可能触及的法律红线与合规要点。通过此次培训,让研究生新生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中树立了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06
安全教育:防患未然,守护成长
安全教育是始业教育的“压舱石”,也是科研与生活的底线。年级大会上,党委副书记李鹏作“安全教育第一课”,从出行、防诈骗、实验室、网络和宿舍五个方面系统阐述安全要点。他提醒学生夏秋季严禁野外游泳、外出及时报平安,警惕电信诈骗与“校园贷”,入实验室须先培训考核、严格遵守规范操作,网络发言应文明理性、注意数据安全,宿舍生活要杜绝违规用电、保持消防通道畅通。他强调:“安全不是一堂课,而是一种习惯”,希望同学们把安全意识融入科研与生活的每个细节。
实验室安全线下培训中,学院王红老师以真实案例强调安全无小事,并详细列出实验室操作规范。她从 危险化学品管理、实验操作流程、异常情况处置、个人防护到现场急救等方面逐条推演,提示同学们熟悉紧急冲洗装置位置、掌握事故应急要领,日常注意消防通道畅通与防护器材位置。
为帮助25级研究生新生了解学习与科研中的消防知识,9月26日上午,学院邀请南京市栖霞消防大队吴波警官开展专题讲座。吴警官以高校典型火灾为例,解读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自救互救、生命至上”。他现场演示灭火器、消防栓、防烟面罩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实操体验,并结合环境学院实验室特性,重点介绍化学品火灾与电气火灾的处置原则。讲座后,学院组织了消防安全知识测试,巩固学习成果。
厚植初心,行稳致远
从未曾谋面的线上年级大会到9月底的安全培训,环境学院2025级研究生始业教育实现了全时段覆盖、全要素衔接,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安全科研为导向的系统育人体系。学院将继续完善“学业指导—心理支持—安全守护—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帮助新生坚定科研信念,培育学术志趣,保持身心健康,在南京师范大学开启充实而坚实的学术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