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米桃乐)10月17日,昌吉开放大学校园内暖意融融,京剧、舞蹈、乐器等非遗特色教学班正在上课,近百名老年学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技艺、充实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昌吉开放大学开设的非遗特色教学班,是其聚焦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课程设置充分贴合老年人兴趣特点与学习节奏,涵盖京剧基础唱腔与身段、民族舞蹈编排、二胡与葫芦丝演奏等领域,由自治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专业艺术教师授课,既保证教学质量,也确保文化传承的专业性。
10月17日,昌吉开放大学老年戏曲班,学员们正在上课。 通讯员吕振江 摄
“我们持续开办各类老年培训班,进一步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昌吉开放大学老年教育教学团队负责人马子涵介绍,“目前学校已开设戏曲、二胡、茶艺、剪纸、书法、太极拳等33门非遗课程,希望老年朋友能亲身感受非遗魅力,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还能在课堂上结识好友,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焕发活力。”
在戏曲班课堂上,老师从发声技巧、台步基础等方面手把手教京剧,逐字纠正唱腔,逐个调整动作,耐心又细致。63岁的学员刘惠萍满脸笑意地说:“退休后总觉得日子慢下来,现在跟着老师学京剧,生活一下子充实起来,特别开心。京剧是国家非遗,能在学习中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份力,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也希望老年生活越来越好!”
据了解,昌吉开放大学将以非遗特色教学班为起点,进一步丰富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这学期我们升级了课堂布置,更加注重学员的体验感。”昌吉开放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王荣表示,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让老年朋友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稳稳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