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 15 日,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拒绝签署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项协议,认为接受政府提案虽可优先获得资金,但会限制学术自由并削弱校方独立性。
布朗大学是继麻省理工学院(MIT)之后,又一回绝政府提议的常春藤大学。
美联社报导,布朗大学校长克莉丝汀娜‧帕克森(Christina Paxson)15 日致函教育部长麦克曼(Linda McMahon)及白宫官员,正式拒绝签署。
帕克森指出,该校在部分条款上与政府立场一致,如维持学费可负担性与招生机会平等,但其他要求难以接受。 帕克森在信中写道“我担心这项协议的本质及其若干条款,将会限制学术自由、削弱布朗大学治理的自主性,并严重影响我们实现校务使命的能力。”
布朗与麻省理工学院是本月获邀成为该计划《首批签署机构》的九所大学之一。
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系统表示“深感荣幸”被列入受邀名单,多数其他学校则未表态。 特朗普政府要求各校在今年 10 月 20 日前回复意见,并于 11 月 21 日前给予正式答复。
白宫在致各大学的信中称,该协议将“强化并更新”政府与学界间的“互惠关系”,属于主动推动改革的尝试,并强调政府仍会透过其他方式持续执行相关政策。
特朗普上周在自家社群平台“真实社群”(Truth Social)也发文表示,其他大学仍可站出来参与这项协议。
布朗先前曾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恢复遭撤的研究经费并结束联邦歧视调查。 该协议于 7 月敲定,布朗同意支付罗德岛当地劳工组织 5,000 万元,并采用联邦对男性与女性的定义、取消招生中的多元化指标、恢复与以色列学者合作等多项条款。
不同于先前协议纳入保障学术自由的条文,帕克森指出,新提案未保证大学能保有课程及言论的自主权。 她表示,这次回绝的决定符合布朗多数利害关系人的共同意见。
从 MIT 到布朗,名校拒签风波背后,是作为千千万万的学生最该理解的价值观。
▌声明:本文由留学咖啡馆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
▌来源:USA Today,Reuters,World Journal
▌关于版权:留学咖啡馆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