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蓝图,统筹推进规划编制重点工作,河北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华北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会议上各学校明确了“十五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与目标,如河北师范大学提出“十五五”时期是学校奋勇冲刺“双一流”和省会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期;华北理工大学要以学科建设引领发展,推动学科、专业、产业、就业一体化,构建特色学科体系;清华大学把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为目标任务……
河北师范大学
10月16日,河北师范大学召开“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
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桂君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学校奋勇冲刺“双一流”和省会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期,科学编制并接续实施五年发展规划是贯彻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一是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二是要坚持目标导向、提高站位,以积极态度紧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标准;三是要围绕新的五年规划的实施,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优化考核,力争在一些关键指标上取得突破。
江苏科技大学
10月16日,江苏科技大学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会,推动全校上下共绘发展蓝图。
就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校党委书记杨建新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要坚持目标导向,高举高打,抢占发展制高点。要深入研究社会发展、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超前谋划、前瞻布局。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疏通发展难堵点。要对标高水平大学与一流学科,认真查找短板弱项,精准发力、切中肯綮。三是要坚持效能导向,上下联动,把握发展关键点。要梳理阶段性任务与长远目标,坚持走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聚焦聚力、远近结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10月16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召开“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正式启动并全面部署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学院院长童志锋深刻阐述了科学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就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坚持系统思维与目标引领,科学构建发展框架的“四梁八柱”。要高起点谋划使命愿景与战略目标,回答“我们是谁、向何处去”;要清晰发展路径与重大任务,明确“怎么走、抓什么”;要强化战略引领与行动落地的有机衔接,确保“全链条贯通、一体化推进”。二要聚焦关键堵点与改革突破,着力破解内生发展的“障碍瓶颈”。要坚持系统谋划,推进改革“整体性突破、系统性重构”;要突出问题导向,创新突破“机制性瓶颈、结构性矛盾”;要聚焦关键领域,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三要深化调查研究与民主参与,切实汇聚规划编制的“智慧合力”。要深化调研论证,做到“底数清、方向明、对策实”;要畅通建言渠道,构建“全主体参与、多维度献策”机制;要注重衔接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规划体系。四要强化组织保障与闭环管理,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见效”。要加强组织领导,拧紧“责任链条”;要建立闭环管理,健全评估调整机制;要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全员参与、共建共享”合力。
华北理工大学
10月15日,华北理工大学召开“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
校长张艳博强调,“十五五”规划对学校跨越式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他要求,要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学校发展规划全过程;规划要以学科建设引领发展,推动学科、专业、产业、就业一体化,构建特色学科体系;要注重规划实施中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精细化,提升工作整体实施效能;各部门规划要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亮点名片,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
陕西理工大学
10月15日,陕西理工大学召开“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
校党委书记赵晓林在讲话中强调,规划编制要结合国家教育现代化、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并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十五五”规划编制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要坚持科学谋划,做到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传承接续与开拓创新相统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立足自身与开放协同相统一;三要聚焦关键领域,突出博士点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任务;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发扬民主、协同联动、严守时限,确保规划高质量完成。
武汉大学
10月14日,武汉大学召开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动员大会,总结发展经验,统一思想认识,明晰战略路径,锚定发展方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校长张平文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武汉大学深化改革、奋进一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必须全面系统总结“十四五”改革发展的经验与不足,紧紧围绕“立足武汉、服务湖北、扎根中部、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发展定位和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坚持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强化创新引领为两大战略路径,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跃升、高水平学科发展领航、关键领域科技攻关突破、引才用才新生态构筑、教育对外开放战略迭代、治理能力提质升级六大重点方向,强化规划刚性约束,激发创新活力,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协同联动,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宽视野、更大合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天津大学
9月28日,天津大学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
校长柴立元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阶段。学校要充分总结“十四五”建设经验,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打造引领学校未来发展的规划体系,建立更为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战略管理体系,真正让规划发挥牵引作用。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科学谋划,注重衔接协调,强化监测评估,狠抓工作落实,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中国海洋大学
9月23日,中国海洋大学“十五五”规划编制青年专家学者座谈会召开。
党委书记李明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目标的决胜时期。高质量编制和实施学校“十五五”规划意义重大,必须高度重视、系统谋划,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科学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凝聚奋进力量,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教育强国、海洋强国建设。
李明强调,谋划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广大教师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和重要讲话精神,跳出海大、立足全局、放眼长远,调研提出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任务举措,聚力塑造“海大品牌”。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广泛汇聚国内外同行、业界专家、校友等的力量,助力学校开门编规划。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发挥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超前布局学科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承担好立德树人光荣使命,力争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引领性成果,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中彰显“海大担当”。
西安交通大学
为有序推进和高质量完成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9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专班会。
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别朝红表示,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必须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形势、教育领域改革趋势以及学校自身发展实际,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为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规划起草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锚定战略高度,把准方向、服务大局。规划起草需立足“国际视野看交大、国家战略看交大、跳出交大看交大”,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把学校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地方发展、融入产业创新,清晰明确学校“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经得起时代检验,体现交大责任担当,为学校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二是突出务实导向,细化举措、强化落地。规划起草要坚持“目标科学合理、任务具体明确、举措精准务实”,目标任务举措要有明确具体指标、时间节点与责任主体;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充分考虑学校现有资源禀赋与发展短板,预留动态调整空间,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机遇留足弹性,确保规划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
三是聚焦重点任务,明确分工,全力推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协同发力,把握好编制原则,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系统谋划重大发展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行动计划;要明确规划编制工作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投入到规划起草工作中,力争拿出一份高质量、有分量、能落地的规划文本,为学校“十五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清华大学
7月16日,清华大学“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会暨第一次专家组起草组会议召开。
校党委书记邱勇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任务、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也是清华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是清华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关键所在。
邱勇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要系统总结“十四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的经验成绩和问题不足,深入研讨、凝聚共识,围绕我国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和清华大学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任务,把握新时代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决策部署紧密衔接,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宽视野、更大合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校长李路明表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要高度重视编制学校“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意义,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瞄准学科前沿方向,及时总结“十四五”期间的工作成效与不足,深入思考各学科建设的方向和使命,做到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要盯紧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路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与清华特色的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把握学科发展中“高原”与“高峰”的关系,辩证认识高等教育中“量”与“质”的关系,尊重学科差异化发展规律,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清华大学应有的贡献。
来源: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