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济源市教研中心小学语文驻校教研活动在文昌路小学圆满举行。活动紧扣“教学评一致性”单元整体教学核心主题,示范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王海燕老师及中心校相关领导全程参与课堂观察与课后交流,提供全方位专业支持。让教学智慧在深度交流中碰撞,为语文教学提质精准赋能。
活动伊始,两节精彩的《精卫填海》示范课拉开序幕。文昌路小学李琳老师以“读好、读懂、讲好、品味”神话为核心脉络,精心设计范读引路、分组品读、情景表演等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感受文言韵律与神话魅力;河苑街小学王芳老师创新采用“争当神话故事传讲人”为任务驱动,设置“创编”、“续编”环节,让学生在想象、感悟、拓展的趣味氛围中主动参与,高效达成学习目标。两堂课风格鲜明、亮点突出。
示范课后,刘晓老师从新课标要求、教材研读、整体设计、教学反思等维度进行单元解读,紧扣新课标要求,强调教学评一致性,构建“神奇变化”主线,引导学生探神话、赏文化、悟精神。
接着,两位授课教师依次分享教学思路并反思不足。评课指导环节,王海燕老师的专业引领成为活动核心亮点。她高度肯定两位教师的创新实践,强调文言教学应“语境品读+生活关联”,情景化设计需服务核心素养。一方面强调“文本熟稔,胸有丘壑”是教师底气,需吃透“游于东海”的“游”等文本细节与精卫“以弱抗强”的精神内涵,才能从容应对课堂问题;另一方面提醒教师注重课堂语言艺术,避免给学生贴标签,以“谁愿意做勇敢的先行者”等鼓励性表达保护学生学习热情。她还解构了《精卫填海》的教学逻辑,传递“以学生为中心,锚定单元要素,搭建有效支架,优化评价方式”的核心教学视角。
最后,文昌路小学王小涛书记在总结中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教研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提升。此次教研搭建了校际交流与专业引领的优质平台,让教学智慧在分享中增值,为区域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供稿:段金环)
编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