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海淀区传来捷报,清华附中的刘威老师获得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英语组一等奖,刷新了海淀区历次参赛的最好成绩。
这份荣誉背后
是无数个日夜的深耕不辍
是个人钻研与团队支撑的完美结合
更是一位教师
对课堂的用心和对教育的探索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威老师
读懂一等奖背后的故事
刘威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英语学科带头人。曾获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海淀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刘威老师始终扎根课堂,致力于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在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荣获北京市第四届“京教杯”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海淀区“风采杯”中学教师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一等奖等。主持过多项市、区级课题,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
这份荣誉的取得,深深得益于清华附中持续深入推进课堂革命和深入实施“人工智能+”的前瞻理念与扎实行动。
——刘威
从真实课堂到国赛讲台
刘威的这十节参赛课,全部源于日常真实课堂的积累与提炼。在与学生一次次的真实互动中,她不断捕捉教学灵感,将学生的反馈、课堂的生成转化为教学设计的源泉。十节课的准备,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更是对教学理念、课堂互动、技术融合的深度反思与重构。整个过程漫长而充实,刘威在真实教学与备赛演练中反复穿梭,将一线课堂的鲜活思考融入竞赛准备,让每一节课都承载着真实的教学温度与深度。
团队的托举
清华附中校长方妍明确提出“深化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育人方式变革、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并引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课堂革命,以创新思维重塑课堂,赋予课堂新的生机和活力。
清华附中英语教研组在组长黄丽梅的带领下,长期营造浓厚稳健的教研生态。在备课组长、特级教师刘桂章的指导下,刘威所在备课组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赋能高中英语教学的创新实践,开设海淀区、北京市和全国研究课6节,探索出AI赋能英语教学的一些有效途径。
▲ 备赛团队
在今年1月至8月的整个教学与备赛过程中,刘威始终坚持以创新理念重塑教学实践,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切实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为高质量备赛,清华附中校长方妍、党委书记曹海翔统筹部署、迅速集合力量,成立备赛团队。北京市教研员陈新忠,海淀区教研员栗瑞莲,清华附中英语组黄丽梅、刘桂章等校内外专家全程指导,多轮打磨、精益求精。
▲ 北京市教研员陈新忠等专家给予理论指导
“剪纸”课例:AI赋能讲好中国故事
基于深刻的课堂重构与实践探索,刘威在备赛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她抽中的比赛课题——高中英语视听说课“剪纸”(Paper-cutting),恰是技术赋能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一次生动而优秀的范例。
“一节好课,离不开真实课堂的土壤。它源自师生互动中的思维碰撞,源自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刘威这样总结。在这节课上,她不仅将AI的文生图功能深度服务于教学,更着力引导学生理性运用AI辅助学习,打破了对技术工具的浅层使用。她指导学生借助AI创作西方圣诞节主题的剪纸,在语言表达与文化认知之间架起桥梁,在设计生动、贴近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比赛现场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宝贵的历练与成长。在反复打磨教学设计的备赛过程中,我不断获得新的启发与感悟。我得以认真地思考“上好一门课”的真正内涵:不仅在于教学技能的提高,更在于教学理念的重构和精进课堂的匠心坚守。
这节课也让我更加坚信,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连接文化、启迪思维的桥梁。通过英语课堂,我们不仅学习语言,更是在全球视野下讲述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互鉴。
一节好课应该能够巧妙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疑问与思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备赛期间,我得到了市区教育两委、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清华附中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教研员和专家们的悉心指导和备赛团队的全力托举。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鼓励和指引我的人。我始终相信,以赛促教,方为初衷。我也将努力把比赛中的所思所悟切实融入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坚守初心,躬耕教坛,践行清华附中人的担当使命。
——刘威
学生眼中的她:思维开阔,课堂有光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刘威始终以饱满的教育热忱,致力于构建兼具趣味性与思维深度的高效英语课堂。她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深度思考与主动建构。她常将时事热点巧妙融入英语教学,构建起语言学习与真实世界的桥梁。同时,积极响应学校“课堂革命”号召,推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手段赋能课堂。
▲ 刘威老师引导学生探究AI时代艺术的价值
▲ 刘威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家庭教育理念
作为刘威带过的学生,清华附中毕业生蓝天瑞和李珂如表示,刘威老师的教育方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清华附中高25届毕业生 蓝天瑞
刘老师待人春风化雨,做事严谨认真,课堂风趣生动。她常常带我们尝试各种有趣的英语活动,如创意写作、电影配音、课本剧表演等,调动所有人的热情。我还记得高一的时候,她鼓励我们将阅读材料改编为短剧,我们自己写剧本、分角色、准备道具、反复排练,最后呈现一场特别精彩的表演,真切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清华大学未央书院
清华附中高22届毕业生 李珂如
刘威老师的课堂,始终向一切发问与评论敞开。我们习惯畅所欲言,时常围绕一个话题,自由发表见解。因此,刘老师的课堂总是热闹活跃的,涌动着生命力。一晃毕业已三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班训仍时常浮现。而刘老师的课堂,正是这句训言最生动的注脚——她带我们仰望思维的高度、眺望语言之外的远方,又引导我们脚踏实地,以缜密与批判之姿,走向理性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