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思维推进高校“行走的思政课”创新发展
创始人
2025-10-23 09:54:21
0

□刘甜甜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启迪思想、凝聚共识、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思政课应积极引导学生跨出校园场域,在广阔社会空间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深度参与深化理论认知、提升综合素养。为此,高校思政课亟需突破传统课堂束缚,拓展育人空间边界,以系统思维统筹资源要素,从育人空间、内容供给、实践效能和教师队伍多方面入手,推动“行走的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构建立体化育人格局。

构建多维实践场景

拓展育人空间边界

“行走的思政课”是一种以社会为课堂,将学生引导至真实场域中开展考察调研、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的思政课教学形式。“行走的思政课”有助于实现知行合一、学用贯通,整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历史现实资源,依循“历史—现实—未来”的逻辑布局,打造出“三维联动”的实践场景。

各大高校思政课堂,可以运用VR/AR、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云端思政课堂”,开发出如“重走长征路”“解码伟大成就”等沉浸式教学资源,搭建“线上实践平台”,整合基层干部工作记录、行业榜样成长故事等视频素材,支持学生通过“云端对话”与实践主体互动交流。

在校园环境中,思政课也可以将校史长廊、院士工作室、实验室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现场,深度激活校园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行走的思政课”通过数字场景的打造、校内场景的挖掘,拓展了思政育人空间,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深度参与、沉浸式感受身边的榜样力量。

让思政与专业深度融合

提升内容供给效能

思政课既要借助社会大课堂,同时也要立足于学生的专业课堂。“行走的思政课”应做到思政与专业深度融合,立足学科特点设计实践主题,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让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具有学科特色、时代温度的课程内容体系。

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思政教育可以适当融入专业知识内容,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与专业性。理工科可设计“技术攻关中的责任担当”实践,组织学生深入智能制造企业、新能源研发基地,通过参与技术改造项目,理解“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意义;文科可实施“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调研,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为非遗保护、社区治理等提供解决方案;医科可开展“健康中国行”义诊与基层医疗调研,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

同时,思政课题应紧扣时代重大议题,可以围绕“双碳”目标、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等国家战略,设计专项实践活动。通过与专业知识、时代主题的有机结合,“行走的思政课”才能在内容供给上体现其鲜明的实践性,打造出“思政+专业+时代”的内容体系,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升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完善多元协同保障机制

增强实践育人效能

“行走的思政课”要实现常态化、规范化运行,离不开系统、有力的保障机制支撑。应通过健全组织协同、优化过程管理、创新评价体系等方式,构建起多元协同的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施效果。

强化组织协同是基础。高校要构建“党委统筹领导、部门协同推进、师生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同时,应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一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学生实践的平台和机会。

优化过程管理是关键。应建立覆盖实践前、中、后全链条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目标明确、过程可控、效果可测。实践前,通过专题培训和方案评审,帮助学生明确任务与要求;实践中,借助实践日志、小组研讨等工具跟踪学习进展,并通过现场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践后,组织成果汇报和反思研讨,推动感性体验向理性认知升华。

创新评价体系是保障。要突破以往“唯报告”的传统评价模式,构建“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协作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成果性评价侧重调研报告、短视频、文创产品等多样化输出;发展性评价则跟踪学生长期的思想成长与职业发展,全面评估育人实效。通过多元评价的反馈与激励,真正实现“行走的思政课”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夯实课程实施支撑

“行走的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这项工程的基础支撑。当前,应依托国培计划、名师工作室等平台提升教师素养,并通过跨学科联合教研,促进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校外导师的协作,共同打造“大思政课”教学体系。

“行走的思政课”要求教师具备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教学能力。需要通过系统化培养推动教师实现能力转型,以适应户外教学现场的动态性与复杂性。教师能力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现场阐释力,能够在户外环境中快速建立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实现学术话语的生活化转换;二是素材转化力,善于将实践中采集的案例、现象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鲜活资源,增强理论说服力;三是成果指导力,能够引导学生将体悟转化为调研报告、文艺作品等多形态成果,实现实践与育人的深度融合。

“行走的思政课”是高校“大思政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场景、内容与机制创新。唯有如此,方能引导青年学生在“行走”中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讲师)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品位”“品味”辨析 在日常语言使用中,“品位”与“品味”是一对常容易混淆的词语。不少人以词性来对二者进行区分,认为“品位...
今日霜降 未来几天北京冷空气活... 今天(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早晨北京有轻雾,部分地方还出现了零星小雨。今天白天京城天气以多云为主...
2025年外省回京高考考生学业... 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记者果君)北京教育考试院今日发布通知称,已在外省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
周杰伦公开喊话“再不出现你就完... 近日,关注周杰伦的粉丝们都注意到了周杰伦动态的反常——往常分享音乐创作、家庭日常的 “周董”,突然画...
严打网络谣言!河南6起典型案例... 9月,我省持续做好涉经济民生、气象灾害等网络谣言的发现辟除,有力打击谣言传播,维护清朗网络空间。现对...
2025年四川高职单招真题原题... 直接下载PDF高清试卷版或其他备考资料 查看真题答案 2025年四川单招中职类真题原题 土木水利类 ...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召开第二批名师... 为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教育质量提升,10月15日上午成都铁路卫生学...
安卓系统变成ios系统有危害么... 你有没有想过,手机里的安卓系统突然变成iOS系统,这中间会有什么危害呢?是不是觉得这就像突然从地球跳...
安卓系统可删除文件包,轻松管理...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里的安卓系统里藏着不少“秘密”呢?今天,就让我带你一探究竟,揭开安卓系统可删除文件...
赖斯10.94KM领跑全场!阿... 在2025年10月22日凌晨结束的欧冠联赛第3轮焦点战中,阿森纳以一场4-0的大胜让酋长球场沸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