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伊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才培养体系有机融合,形成“一线贯通 三元蓄力 五维育成”边疆中职学校“五有工匠”育人模式。
构建“胸有志、心有爱、眼有光、身有技、脚有力”的“五有工匠”育人体系。学校创新制度体系,制定5个维度、20个指标评价制度和“石榴籽”成长积分激励制度体系。重构组织体系,组建“五有工匠”校、系、班三级联动管理机构。改革教学体系,开发思政导入、文化案例、生涯指导、专技培养、实践训练“五维融合”课程包,推行第一课堂项目教学、第二课堂社团训练、第三课堂知行促进的“三课堂联动”。强化资源保障,建设“五有”资源库,实施“五维导师”认证。将抽象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测量、可追溯的具体实践,为边疆中职教育培养“技能过硬、信仰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工匠提供坚实支撑。
建立课上教育强技、课下标准管理、课外资源赋能的“三元”同频育人机制。课上,学校实施专业标准对接产业标准、教学内容对接企业项目、实训条件对接生产一线标准的“三对接”课程改革,夯实技能基础;课下,建立由57名成长导师组成的“石榴籽”育人团队,实施“三习三训”行为养成工程,习训中华传统文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职业素养规范,标准化塑造工匠品行;课外,强化苏伊合作,建设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平台,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基于产业学院实施园区化办学。实现作品与产品、教室与车间、学生与学徒一体化,推行全天候学徒培养。
实施思想引领立匠魂、文化润养塑匠心、双轨并进明匠志、德技双修强匠身、实践垂范固匠基育人工程。学校思想引领工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融合思政教育,铸牢学生精神根基。文化润养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实现文化素养与职业精神共生共长,厚植学生人文底蕴。双轨并进工程以“升学+就业”职业规划指导为驱动,破解发展瓶颈,贯通学生双轨成才路径。德技双修工程以德技并重为标准,重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素养技能双提升。实践垂范工程以“仿真+全真”的实战训练为抓手,磨砺意志与技能,锤炼学生一线本领。
(作者:赵泰峰 戚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