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走深走实,10月20日至23日,安阳市南关小学范梁丹和冯华老师作为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走进南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安泰苑社区,开展了两场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的家庭教育讲座,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
爱的层级:从“肯花钱”到“真看见”
第一场培训由范梁丹老师讲解,主题是《比爱更重要的是看见》。活动伊始,范梁丹老师以两个贴近现实的问题切入,迅速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她指出,家长对孩子的爱存在“层级差异”——从“肯花钱”“肯花时间”,到“反思教育目标”“提升自身能力”,再到最终“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每一层都是爱的体现,但并非每一层都能被孩子真正感知。


在活动的核心环节,范梁丹老师深入剖析了家长常陷入的三种“伪看见”误区:“显微镜式”挑剔,只关注缺点;“望远镜式”焦虑,用未来绑架现在;“后视镜式”比较,让孩子活在他人阴影下。她指出,这些做法容易导致孩子自我否定、缺乏安全感。范老师以“种子”为喻,强调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密码,家长应“静待花开”,尊重其成长节奏。
正面教育:好习惯成就一生
第二场培训由冯华老师以《正面教育,促良好习惯养成》为主题授课。冯老师指出一个良好的习惯,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还关系到个人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好习惯,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人一辈子。


冯老师在和家长互动的环节中,让家长了解了21天习惯养成法,还指出鼓励孩子要学会鼓励过程和鼓励动机;同时还给家长介绍了四种正面鼓励的方法:启发式鼓励、描述式鼓励、感谢式鼓励、授权式鼓励。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用心坚持,耐心引导,应用正面鼓励的方法,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协同育人:打通“最后一公里”
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此次“走进街道办”活动,是南关小学主动服务社区、拓展教育资源的一次生动实践。学校将持续推进“开门办学”,通过家长学校、校园开放日、教师大家访、社区公益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凝聚教育合力,为孩子的全面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供稿:安阳市南关小学
上一篇:少儿编程教师资格认证含金量排名
下一篇:孩子的学习真的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