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队友的同学A从北京来上海出差,俩老男人凑了顿晚饭。
然后,俩人从饭桌一直聊到酒店,猪队友离开酒店时都已经是凌晨一点了。
聊啥?
孩子。
A一肚子苦水——
他自己的娃今年初三,刚开学,就突然就呈现出躺平的姿态,辅导班一概不去,作业也不写,庆幸的是,娃目前还愿意去学校;
他哥哥的娃重度抑郁,已经休学两年了,一直没法复学,他哥哥整个人都是萎靡的状态。
A深度剖析了自己和哥哥的家庭,他们对名校都有深深的执念。
A说,不撞南墙就不知道自己错的离谱……
A还说到另外一个同学F,F和A住一个小区。
F的儿子也抑郁了,去年,也就是高二时,办了休学……
最后,俩老男人总结:
学校教育已经是“以成绩定义孩子地位”,若家庭跟着学校进一步强化这一观念,这就好像是“把孩子整个人的价值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一旦这个篮子坏了了,带给孩子的打击便是毁灭性的。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可能会全面崩塌。
所以,咱们当爹娘的,一定要让孩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热爱或兴趣,让孩子拥有更多的价值支撑。
学习虽然重要,但绝对不是全部。
每个孩子的智力和天赋都是不同的,只要父母不作妖,孩子大概率会健健康康长大,健康长大的孩子,未来能差到哪去?
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那就和孩子一起想想办法呗。
陪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最好的陪伴。
我看过一个ADHD家长的分享,特别让人感动。
分享给题主——
一年前的某天,我接到班主任的短信:
“××妈妈,请来学校一下,你孩子的学习状态已经没法正常上课了。”
看到这样的短信我真是很崩溃,之前老师多次反映孩子有点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喜欢走神,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我也经常和孩子说要认真上课,想着大了会好点,没想到严重到这样的程度了。
犹豫再三,我决定辞职全职回家带孩子,辅导孩子学习。
很快到了期末考试,孩子的成绩只是勉强及格,虽然分数很低,但是,对于一个这样的孩子,我还是从中看到了一丝曙光,每天周而复始的陪伴学习和培养习惯开始有效果了。
有个方法,我觉得对于提高孩子课堂注意力效果很好,在这里写出来,希望能有其他家长看到。
我每天都和孩子一起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课程,然后找出一个知识点,装作好像看不懂的样子求助孩子,让他第二天上课认真,然后回家教我。
这个知识点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有时候也是音乐、体育、科学等其他科目。
装要装得像一点,向他抱怨:“你现在的书怎么这么难啊,我小时候都没学过这么难的,老师让我辅导你,可我自己这个问题都看不懂,怎么办啊?咱娘俩是不是没救了?”
这招效果蛮好的,这小子果然上当了,第一次很认真地听了回来告诉我:“妈妈你真是笨蛋,这个题目是这样的……”
我就装成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是这样,多亏你教我了,我再和你一起预习明天的课程,看看和我之前上学时候有什么不同。”
如此循环往复,屡试不爽。
再见老师的时候,老师的态度变得非常和蔼,和我讨论了许多孩子的学习方法,也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接着还说:“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我还是会按照和其他同学一样的要求来要求他。”
老师的这番话让我非常感动,后来老师确实也给了孩子更多关注。
春天来了,我回家全职带孩子快一年了,送完他上学回家,收拾上学期文件,看着他现在的成绩单,虽然未达到全A,但是已经比去年提高了很多,再这样努力下去,很快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优秀了。
这一年,为了能让孩子继续上学(之前老师已经让我们陪读,要不就读不下去了),看到孩子在这一年的显著进步,我经历的各种心酸、各种委屈现在证明也是值得的。
我将整个心路历程记录下来,让大家正视这样的孩子,及时纠正,也许能像我家孩子一样回归正常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