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定于2025年10月至2026年4月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面向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设置成长赛道、就业赛道,面向教师设置课程教学赛道。其中——
成长赛道
设高教组和职教组,参赛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非毕业年级在校学生。高教组主要面向普通本科非毕业年级学生,职教组主要面向职教本科、高职(专科)非毕业年级学生。
选手在大赛平台提交以下参赛材料:(一)生涯发展报告:介绍设定职业目标的过程、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和成效、职业目标及行动的动态调整等(PDF格式,文字不超过2000字,图表不超过5张);(二)生涯发展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设主题陈述(7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和天降实习offer(2分钟)环节。各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比赛方案
就业赛道
设高教本科生组、高教研究生组和职教组,参赛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以及全体研究生。高教本科生组面向普通本科三、四年级(部分专业五年级)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全体第二学士学位学生;高教研究生组面向全体研究生;职教组面向职教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和高职(专科)二、三年级学生。
选手在大赛平台提交以下参赛材料:(一)求职简历(PDF格式);(二)求职综合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三)辅助证明材料,包括实践、实习、获奖等证明材料(PDF格式,整合为单个文件,不超过50MB)。
设主题陈述(6分钟)、综合面试(6分钟)、天降offer(2分钟)环节。各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比赛方案
课程教学赛道
设高教组和职教组,高教组面向普通本科院校,职教组面向职教本科和高职(专科)院校。参赛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不含创新创业类课程和相关专业类课程),每校限1门,学校确定1名课程主讲教师(须是学校在编或正式聘用人员)作为选手参加现场比赛。比赛主要面向必修课程,有特色的选修课程也可参赛,课程近3年开设至少2轮。
需提供以下参赛材料:(一)课程教学赛道参赛申报表,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团队、特色创新点等方面内容;(二)课程支撑材料,包括课程教案、评教结果及其他证明材料(合并成单个PDF格式文件,不超过30MB);(三)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课程汇报材料,提交时间、内容及格式等要求另行通知。参赛课程应保证相关参赛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选手及所在高校承担相应责任。
设课程建设情况汇报(6分钟)、教学展示(10分钟)、互动答辩(6分钟)环节。现场比赛选手最终成绩由网络评审和现场比赛两部分成绩组成。教育部将结合上届及本届课程教学赛道赛事成果,开展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金课培育工作。
比赛方案
大赛于2025年10月至2026年4月举办,采用校赛、省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校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省赛由各地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承办,设金奖、银奖、铜奖,以及地方和高校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大赛于2025年10月20日起开始报名,参赛学生可通过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http://zgs.chsi.com.cn,建议使用电脑查看)报名,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地根据省赛安排决定。大赛期间,各地各高校将举办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以创促就、课程教学研讨交流等系列活动。
来源|微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