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6日,都匀监狱首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静静落幕。45名罪犯在专用考场内,执笔答卷,向法学、兽医、烹饪等十余个实用专业发起挑战。这场特殊的考试,正是监狱如何通过教育帮助罪犯重塑自我的一个缩影。

(上图为省、州、市招办巡查小组对我监考点进行督导巡查)

NO.01
精心组织的考场,重塑希望的起点
作为首次设立的正式考点,都匀监狱为此次考试进行了周密筹备。从考点申报、环境布置到全流程演练,确保了考试的严肃与规范。考场内外秩序井然,民警严密监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公平、安全的应试环境。


NO.02
从“混刑期”到“求进步”
考生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这场考试承载着他们告别过往、重塑未来的梦想。”一位监狱民警感慨道。这场考试在犯群中产生了涟漪效应,极大地激发了狱内的学习热情。许多此前观望的罪犯开始主动询问教材,期盼2026年的春季考试。
学习的意义远超越一纸证书。一名报考法律专业的罪犯分享了他的转变:“重新学习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充实。以前不懂法才犯法,现在懂了,更要敬畏法、遵守法。”


NO.03
打通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都匀监狱将聚焦深化教育改造实效:优化考点建设、推广更多实用专业、引入高校师资进行辅导,并加强与社会就业部门的对接,将罪犯在狱内获得的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与刑满释放后的就业推荐直接挂钩,切实打通“学习—考证—就业”服务闭环。
来源:教育改造科 龙代玲
一审:蒋艳华、孔德勇
二审:孟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