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大家都懂,为啥现在学历不停在贬值?从本科扩招到硕士扩招,高学历人才的数量在变多,可企业的就业机会却跟不上脚步,扩招就这样一步步催生了学历贬值的结局。
谁也不想内卷,可不内卷的话,普通人不就连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从前执着于考研的本科生是这样,如今执着于读博的硕士研究生也是如此,只是任谁也没想到,自己努力的脚步,似乎永远追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

博士作为最高学历,理应是高等教育金字塔最顶尖的人才资源,可如果这个小小的塔尖变得不再尖锐,甚至被注入了水分,那这个金字塔顶尖的人才还值钱吗?答案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在生活中听说谁是某某名校的博士生,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真厉害”、“前途无量”啊,可在大学校园内,博士生的数量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少,以咱们国内最顶尖的名校清华大学为例。

清华大学2025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就已经接近一万了,其中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在4500人左右,而今年的数据估计也会在5000人左右徘徊;浙大今年的博士研究生数量也有望突破5000人。
不止如此,上海交通大学今年的博士生数量,据传也有望超过5000人,上交大今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是在10月下旬发布的,上交大2026年博士生拟扩招到5000人,但这里面没有明确标注是否包含医学院。

如果不包含医学院的话,那上交大今年的博士研究生数量突破5000人也不是没可能,扩招的数量至少在1000人以上,对于一所985大学来说,培养5000人的博士研究生听着不吓人,可对比国外名校的数量就知道什么叫恐怖了。
以常青藤八大名校之一的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2024年—2025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是1444人,而招收博士生的人数是1366人,这个数据不同版本出入不算太大,可作为简单参考。

对比之下,年招收博士生的数量,上交大扩招的人数都快赶上哈弗年招收的博士生新生人数了,而总招生人数甚至比哈佛的三倍还要多,对比这份数据就连不少网友都看不下去了:“博士也不值钱了!”
大家判断学历值不值钱也是根据“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当然除了这个道理,就业数据也是最直观的依据,博士的数量多少,关键不是大学能不能装得下这么多博士,而是社会需不需要那么多的博士。

很久之前就有人说“再发达的社会不需要这么多的本科生”,可看着如今名校博士扩招的架势,估计过不了多久,这句话就会变成“再发达的社会也不需要这么多博士生了吧”。
更讽刺的是,评论区有网友认为:“过不了10年就会有一部分博士送外卖,市场不需要那么多的博士”,这句话如今看起来夸张,但换位思考也并非不可能,毕竟现在就有硕士在送外卖,可如果十年前说以后硕士会送外卖,也未必有人敢信。

也有网友认为,很多高校、研究生有很多本硕学历的老师,他们即将进入退休期,而这些人留下的坑,必然要用博士来填,再加上非升即走的制度也需要社会上的博士生数量有一定冗余,这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无论博士生的扩招是为了填坑还是为了从表面上缓解就业压力,博士生的大量扩招都势必会导致其含金量降低,不敢想象当博士生都不值钱的那一天,本科、硕士毕业生又该何去何从?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