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七月份是考研长路上的第一次【弃考高峰】,那现在一定是第二次【弃考高峰】——
虽然报完名,但是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觉得身边的人都很认真很努力很强,但是自己似乎长进不大,没有任何赢的信心;
一轮复习还没结束,看着其他人的经验,这个时候还没完成一轮复习的说不定就是陪跑的……
是的,处在现在这个阶段的同学,有很多是咬牙继续复习的,但是也有很多咬着牙想放弃的。
图源网络
往年考研弃考人数
去年的弃考人数蛮多的,和去年【高难度】的公共课有很大关系——很多同学上午考完一门后备受打击,下午就不太想来了,“一门游”的同学不在少数。
图源网络
加之考研热度近两年的确在下跌,弃考的人在增加,25考研弃考人数估计有60万甚至到80万左右的考生弃考。
▶️2025年,弃考率约20%;
▶️2024年,弃考率约20%-25%;
▶️2023年,弃考率高达35%;
▶️2022年,有46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11.19%;
▶️2021年,有42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11.14%;
▶️2020年,有34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9.97%;
▶️2019年,有37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12.76%。
像之前根据官方发布的公告——
西藏全区8个考区12个考点301个考场,应考5573人,实考3649人,缺考率34.5%;
陕西陕西省报名考试16.8万人,实际参加考试14.32万人,参考率85.69%,弃考率达14.31%;
广东全省应考26.3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30%;实考21.3万人,参考率81%,弃考率达19%;
上海考研人数达9.4万人,沪上部分考点的实际应考率达七成,缺考率在30%左右;
与居高不下的弃考率相对的是一再下跌的【报考人数】。但是即使在竞争压力相对减轻的形势下,在路上弃考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第二轮弃考原因分析
如果说第一轮大家弃考和【找到理想工作】等有关,第二轮弃考的同学大多是因为【坚持不住了】。
无法忍受考研
有的人很喜欢读书,享受坐在象牙塔里的生活,但也有人厌恶读书,所以会在报名之际纠结后放弃报考。
图源网络
象牙塔外的生活未必全好或者全坏,但是多尝试一下后或许才能真的明白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每种选择都有意义。
临考前的压力极大
考研不像高考,没有集中的三年让我们冲刺。也没有那么充沛的心无旁骛的备考状态。甚至也没有那么多支持和理解。
所以在这场漫长的备考期间的压力是无形的,很多时候备考的学弟学妹总是会给自己强加压力。
“英语阅读错太多怎么办?”
“今天的知识点都没怎么背,明天补来得及吗?”
“我好像落后于别人了别人怎么复习那么快……”
图源研招网
对比制造焦虑,但很难不去对比……建议大家卸载掉没必要的软件,一旦你刷到诸如三十天上岸清北、一轮复习就能实现英语80+等帖子后,很容易陷入到【对方很厉害】的信息茧房中,如此反复,只会影响到自己。
感觉到学习的无力
坚持到现在后很多同学想放弃是因为自己学到【崩溃】了,反映不过来的名词解释,突然陌生的单词,背了无数遍还记不住的知识点,时间怎么永远都不够。
图源网络
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时间不够?即使自己已经背了五六遍书后还是会觉得越背越记不住,因为记不住又觉得时间还是不够。
图源网络
如果我们天天担心自己时间不够,每天想这想那,想得越多,就会越焦虑,越集中不起精力学习。与其这样,还不如抛除那些杂念,抓紧剩下的时间努力。
如果你是因为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读书】,或者有特殊情况【不得不】放弃考研这条路,那确实不如早点退出,另觅新路;
但是如果是因为自己【心态崩溃】,觉得自己怎么学也学不进去而想退缩,那真的不建议你选择放弃。
图源网络
不要因为一个【渺茫的瞬间】而放弃未来无限的可能性,读研后的世界一定会比现在开阔,是另一种全新的体验,人生路漫漫,能抓住机会去体验就一定要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