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一个高级的城市。好像有钱人的数量也特别多。因为经济的发达,让那里吸引来了无数的外地优秀人才。
而能在上海立足的,要么就是真有能力,要么肯定就是学历很厉害。所以就被各大企业抛出了橄榄枝。
那么在上海真的就是高学历人才遍地走吗?至少有人曾经说过。在他们公司里面,毕业于清华北大的学生也得打工干活。不至于整天拿着自己的学校去炫耀。因为大家也都不在意了。

可是高学历的人太多了,也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岗位就那么一点点。难道大家都来抢,最后不就成了内卷了吗?况且什么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
一旦多了就不值钱了。而最近有人做了一个调查,真的是别出心裁。也可能是他太无聊了。但是他就那么掐指一算,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
就是在上海,高材生的数量甚至要比垃圾桶还多。刚听这一句话,大家肯定觉得难以理解。但是再一想就觉得很神奇了。

因为在上海,985名校实在是太多。他们的毕业生数量加起来总共是17万人。而上海整个城市的垃圾桶数量是多少呢?据说只有4.5万个。
也就是说,如果985大学生决定对峙垃圾桶的话,那么每个垃圾桶要处理3.777个985的大学生。
这么想一想,在上海当垃圾桶的价值,似乎都要比当985大学生的价值感更高。真是让人觉得五味杂陈。

很多同学也是以此自嘲。他们突然就觉得迷茫了。很多人是从小城市一点点走出来的。当时他们为了在农村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走出那个偏僻的小山村,真的动用了浑身解数。可是当他们年年考第一,最后来到了985,然后毕业了,终于可以在上海打拼的时候。
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芸芸众生当中最普通的那一个。同样也得当牛做马。那样的学历,那样的努力。

甚至真要比较一下的话,不少大学生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GDP说不定还没有垃圾桶高呢。因为垃圾可以用来烧电,而自己找对象拼学历都要比秋招还费劲。
大学生只能打工,换来3000到5000块钱的平均工资。而每一个垃圾桶又恰到好处地待在自己的岗位上,至少他们是有价值的。
但是总不能保证每一个985大学生都能物尽其用吧。于是有人说,不如就让每三个大学生去管理一个垃圾桶。这样大家不都开开心心有自己的工作了吗?

而这个梗,恰好对应上了前几年的一个老笑话。说是寒窗苦读10年,出来找到的工作,时薪却还没有楼下商场的停车费高。
虽然这些笑话听着让人哭笑不得,仿佛也挫磨了一些大学生的信心。可是要明白一点,就在于进入大城市工作和生活本身就会有这样的落差。
要认清楚,这里经济和物欲如此发达,那么必然就会造成普通人的水平看似相对低下。但是大学生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不能以此来衡量。

不能觉得自己没有这里的水电费高,就觉得自己没用。每个人回到自己的家庭和家乡,永远都是那里的小骄傲。
况且能把自己赚的钱攒下来,成为自己的财富,那不就是自己学有所成的一种证明了吗?普通人没有必要对自己要求过于严苛。也从来没有规定说,985毕业的学生就必须要创造出什么大价值,才能不辱使命。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如何跟孩子“聊”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