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跟你亲不亲,都藏在这1个举动里
创始人
2025-11-08 11:46:26
0

编者按:

过去,我经常在文章里鼓励父母去爱孩子——

回应孩子需求,抚慰孩子情绪,读懂孩子心理,引导孩子成长……

很多父母表示很为难:

方法很好,但我做不到;

白天上班,晚上做家务,实在是分身乏术……

那有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既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也不至于令父母太疲惫?

其实是有的,今天这篇文章,我来与你分享。

作者 | 天雅

来源 | 武志红

ID | wzhxlx

前不久,听孙瑞雪老师的讲座,她提出“一分钟的爱”,令我印象深刻。

她说,一个孩子生命的成长,需要来自父母爱的滋养。

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心有余却力不足。

我们白天要做工作,晚上要干家务,当终于忙完一切时,身心早已疲惫不堪。

这时,一个小小的摩擦,比如孩子不肯按时关灯睡觉,就能引爆我们的情绪。

我们极度不耐烦,冲孩子发脾气,事后又陷入自责与内疚。

这样的循环,让我们与孩子之间爱的能量不断被消耗,关系越来越疏离……

针对这样的亲子困境,她提出了“一分钟的爱”的理念:

每天早晨——

在孩子出门上学前,给Ta一分钟的拥抱。

轻轻地把孩子抱进怀里,贴着Ta柔软的脸颊, 然后在Ta耳边说:

“妈妈(爸爸)爱你。”

这一刻,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教育,孩子会从你的气息里,感受到安全、温暖和被爱。

每天傍晚——

接孩子放学时,再给Ta一分钟的拥抱。

此刻孩子可能累了、困了、被老师批评了,也可能只是需要被理解,

轻轻抱住Ta,抚摸Ta的背,贴着脸颊,对Ta说:“妈妈(爸爸)爱你。”

这一刻,孩子会被彻底接住,重新拥有力量,并体验到一种从外界回到爱的 “家” 的过程。

每天夜晚——

在孩子临睡前,再给Ta一分钟的爱。

抱着Ta,让Ta的小脸贴着你的颈窝, 轻轻抚摸Ta的后背,对Ta说:

“妈妈(爸爸)爱你。”

这一刻,孩子会在你的怀里找到归属, 并在你的呼吸声中,逐渐安静、放松并入睡。

就这样,每天三次,每次一分钟——

放下手机,停下脚步,注视着孩子,让彼此的心不断靠近,构建情感联结。

它看似短暂,却能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让亲子之爱重新流动。

透过孙瑞雪老师的分享,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情、理解与看见。

它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在疲惫中挣扎的父母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要知道,父母对孩子的,从来不是一项任务清单,而是一种真实体验。

孙瑞雪老师提出的“一分钟的爱”——

它不是指时间的长短,而是指一份全然投入的真诚。

这种投入是超越语言的,

它通过身体的接触、呼吸的节奏、眼神的交汇,让孩子感受到:

我被妈妈(爸爸)深深地爱着

前段时间,我家14个月的宝宝产生了严重的分离焦虑。

每天早上我即将出门去上班时,他就会哇哇大哭,紧紧抓着不让我走,怎么哄也哄不住。

在听完孙瑞雪老师的分享以后,我做了一些反思,

发现自己每次都是跟宝宝说完“拜拜”以后就匆匆离开,没有给予他任何关于爱的确认。

于是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言行——

在次日出门前,我专门放下手机和背包,蹲下来将宝宝搂在怀里,温柔地注视着他的眼睛:

“妈妈要去上班了,

妈妈很爱你,

妈妈晚上再回来陪你玩,

你永远都是妈妈的最爱……”

那一次奇迹般地,宝宝没有大声哭闹,而是平静地走向爸爸的怀抱,默默地目送着我出门。

从那以后,我每天早上出门前,都会主动给予宝宝一分钟爱的确认,

他很快就适应了这样一种告别仪式,并在我离开的时候,不哭不闹,继续做手中的事情。

透过对“一分钟的爱”的实践,我有一种很深的体会:

爱,不是一句口头的承诺,而是一种深刻的、全然投入的情感联结

它不需要语言,不需要解释,只需要我们在那一刻真正把心打开,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哪怕只有短短一分钟,只要我们是真诚的、专注的,孩子就能感受到那份来自我们内心的温暖和安全感。

一分钟的爱,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调节日常工作和孩子之间的平衡;

同时在多子女家庭,它也可以解决「父母之爱分配不均」的困境。

在孙瑞雪讲座的提问环节,一位二胎妈妈讲述了她的育儿困境:

她是一位独自带娃的全职妈妈,丈夫常年不在家。

二宝出生以后,她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二宝身上,忽视了大宝的情感需求。

这也导致:大宝的性格后来变得孤僻、内向,且跟她的关系越来越疏离。

听完那位妈妈的讲述,孙瑞雪老师邀请大宝上来跟妈妈来一个久违的拥抱。

在拥抱大宝的时候,妈妈忍不住痛哭了起来,

因为她发现: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样好好地拥抱过大宝了。

那一刻,愧疚的泪水冲破了母女两人内心深深的隔阂,令两人关系的重建成为可能。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曾经在书上看到另一位母亲分享的现实案例:

当只有大宝的时候,她和丈夫全心全意地陪伴着孩子。

当后来有了二宝、三宝以后,她和丈夫没办法在照料新生儿的同时,给予大孩子们很好的陪伴。

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每天晚上睡觉前,跟孩子们轮流玩一个“一分钟的爱”的小游戏:

他们先是将爱储存在手心里,高高举过孩子的头顶,

随后摊开手掌,让爱像雨水般散落在孩子身上,

最后他们在孩子额头上轻轻地亲一下,留下一个“爱的印记”,陪伴孩子进入梦乡……

这是一种非常智慧的爱孩子的方式,既能在亲密中保持独立,又能在独立中维持联结。

不过话说回来——

一分钟的爱,听起来非常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又没那么容易。

原因有3点:

首先,它不存在任何附加条件;

现实中,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你听话我就爱你,你优秀我就爱你;

一旦孩子叛逆了、成绩落后了,爱就消失了。

在这种理念的操持下,父母可能会不自觉地用“爱”来控制孩子:

“你表现得好,我就抱抱你;你表现不好,我就不抱你了。”

从而很难将“一分钟的爱”平稳地贯彻下去。

其次,它需要我们在那一刻全然投入;

所谓全然投入——

是指父母放下手机,停下步伐,清空思绪,全身心地与孩子安驻在当下的时空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心不在焉的陪伴,口是心非的承诺。

比如有的父母一边跟孩子聊天,眼睛却紧紧盯着手机屏幕看;

又比如有的父母嘴上说爱孩子,心里却希望孩子别来烦自己。

这些都是父母情感不投入的表现,很难令孩子真正感受到爱与关注。

最后,它还需要我们在爱中保留边界。

一分钟的爱——

父母对孩子单纯的看见,不涉及评判,纠正,引导和教育。

很多父母觉得爱孩子非常吃力,

是因为他们被困在了“必须做很多去监控孩子成长”的焦虑里。

其实不是的。

爱最本质的力量,来源于我们向孩子传递一种最原始、最深层的情感:

你被看见了,你被接纳了,你被我深深地爱着。

带着这样一种“被父母深深地爱着”的自信,孩子会在心里收获成长的底气,一路向阳。

写在最后

“一分钟的爱”——

它不是惊天动地的誓言,而是日复一日的滋养;

它不是繁重复杂的任务,而是心与心之间最简洁的桥梁。

当我们被生活的洪流裹挟,感到精疲力竭时,

请记住,我们依然拥有给予爱的能力:

一个专注的拥抱,一次温柔的注视,一句坚定的“我爱你”,

足以穿越所有的疲惫与喧嚣,直达孩子心灵的深处。

我们不必为自己无法成为“完美父母”而自责。

因为爱的真谛,从来不是完美的存在,而是真诚的在场。

当我们用一分钟的全然投入,去叩响孩子的心门时,

我们会发现,那扇门后,是一个同样渴望着被爱、被看见和被拥抱的自己。

而当我们真正抱着孩子的那一刻,我们其实也被“爱”所拥抱着。

这不是一次单向的情感流动,而是一场双向的爱的滋养。

愿每一个疲惫的父母,都能找到这简单而强大的力量;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每天三次的“充电”中,确信自己被这个世界深深地爱着。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降低高考难度,不如改变评价方式 经观评论 熊丙奇/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李亚栋,近日在接受采访时的表态引发关注。他直言,“...
武大原校长刘道玉去世,为何获得... 媒体报道,11月7日,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去世。消息引发社会各界广泛悼念。 在众多喧嚣的新闻中,这位...
2025如何选择澳大利亚出国留... 一、2025年如何选择澳大利亚出国留学中介机构 2025年10月23日,随着国际旅行限制的进一步放...
福建舰战力解析:探秘最强钢铁方... 11月5日下午,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自此人民海军进入...
当孩子满口“包的”“666”,... “包的,666那种话……你脑子里其他的优美的、好的语言,都被覆盖了。” “喜欢说这些话是偷懒的表现,...
坚守公平公正 优化选才育才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老人占幼儿园练剑后续:撬锁进入... 幼儿园操场“剑影”:一场关于公共与安全的无奈博弈 一场本应属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之地,却被寻常的“剑...
刚刚,2026年漳州体育中考项... 最新消息! 11月4日 2026年漳州市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抽选考类测试项目 抽签结果公布 抽选...
特色馆藏推荐 | 外文书库:畅... 特色馆藏推荐 外文书库 畅游多元学科的外文知识殿堂 construction 图书馆外文书库是整合全...
五台山台顶将出现零下44℃低温... 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见习记者 毕若雪11月7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发布通告,五座台顶区域进入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