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作业帮APP“用学生跳楼出题”的截图,并配文“这是我见过最恶毒的题”。11月4日,作业帮官方客服回应称,该题目此前确实存在,目前已做下架处理。
截图显示,该题目以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次为引子,不少学生受地球引力影响不慎做自由落体运动,要求计算一名体重60公斤的高中生从11楼跳下的物理参数,包括下落平均速度、落地动能等。
此事一出,引发众怒。将青少年坠楼悲剧转化为冷冰冰的物理计算,这不是教育应有的温度,而是对生命尊严的漠视。作业帮作为知名教育平台,岂能如此“帮”学生?
教育本质上是关乎人的事业,应传递对生命的敬畏,而非将生命悲剧转化为解题工具。将生命消逝简化为“受地球引力影响做自由落体运动”,把年轻的生命当作一个60公斤的物理参数,这种表述消解了生命的价值,剥离了教育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这道题目的出现,暴露了某些教育类APP在内容审核上的伦理缺失。从报道看,这道题并非刚刚上线,而是在网友曝光后才被关注。不禁要问,作业帮的内容审核机制究竟何在?为何这样的题目能够顺利上线并长期存在?
像作业帮这样的教育类APP拥有庞大的青少年用户群体,其内容不仅传授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价值观。以学生跳楼为素材出题,可能产生不良心理暗示,对那些本就承受压力的学生造成潜在伤害。教育产品需要坚守底线,这个底线包括尊重生命、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某些教育类APP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盲目追求流量,以出格内容吸引关注,用猎奇题目制造话题,或者为了节省成本热衷使用AI出题,这类短视行为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数据增长,却会侵蚀企业的信誉和根基。
教育类APP的内容审核不应止于技术层面过滤,更需要引入教育工作者、心理学者的专业判断。一道题目是否恰当,除了考量其知识准确性,还应评估情感温度和教育意义。那些违背伦理和常识的内容,理应被更严格的审核标准和更高级别的评审机制过滤。
下架恶毒题目远远不够,平台还需彻查此类题目的来源,查明责任环节,向社会公布整改措施。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应以此为鉴,开展自查与反思,共同把牢教育内容的价值观防线。
只有尊重生命、关爱学生的教辅产品,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在成长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让自身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