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公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漯河市漯河小学凭借其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扎实成效,经层层遴选成功入选。据悉,本次全国共推荐325个基地,河南省仅15所中小学获此殊荣,漯河小学为该市唯一入选学校。
此次获评国家级基地,是对漯河小学长期重视科技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充分肯定。多年来,学校坚持“树人为本、以趣导行、激活思维、灵动生命”的办学理念,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以学生社团和少年宫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有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青少年数字素养与技能,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教研能力提升、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创新实践。

漯河小学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初步构建以编程、机器人、3D打印等为核心的AI课程体系,打造了专业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平台。在教学体系方面,通过校内外资源协同、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学校构建了“基础+专业+特色”三级进阶课程模式,年均180课时的系统化教学实现学生100%参与率。依托“以研促教”机制,学校完成多项省市级人工智能课题研究,形成教学与科研互促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成果丰硕:近30位教师获评省、市优秀科技教师;8名学生荣获漯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近100名学生在省市级机器人大赛及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首批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河南省创客教育示范校”“河南省数字校园标杆校”“河南省科技活动特色学校”等称号,并成功申报“河南省小小科学家科创操作室”。
未来,学校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严格遵循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要求,持续加强基地软硬件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具备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漯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钱曙光)
下一篇:数字悦读汇·绘本丨《娜娜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