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音频,边听边看
2025年8月,寒门学子庞众望被评为“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父亲精神分裂,母亲双腿截肢,庞众望却以沧州市理科状元的成绩考进清华大学,后又获得清华大学直博资格。
“学习没有捷径,但一定有方法!”这是庞众望经常说的一句话。
他并不提倡题海战术,而是注重理解与思考。
他说:“宁可做10道真正理解的题,也不要做100道只会套公式的题。”
他最推崇的学习方法是“三遍复习法”:
第一遍快速通读,圈出不懂的地方;
第二遍专攻难点,深入理解;
第三遍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
显然,要想成为一名超级学霸,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挪威学者奥拉夫·舍韦曾是一名成绩平平的普通学生,但是通过摸索学习方法,他后来在GMAT考试中取得了全球前6%的优异成绩,成为牛津大学博士研究生。
他根据自己的逆袭经历,结合科学理论,创作了一部系统阐述高效学习方法的实用指南——《超级学霸:受用终身的速效学习法》。
掌握学习技巧,让学习事半功倍
胡适的英语老师王云五先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出版家,他自学英语写作的方法是:
找到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熟读后翻译成中文。过一星期之后,再依据中文翻译成英文,期间不查阅英语原文。
翻译后再与原文比对,找出自己翻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通过反复练习,他打下了扎实的英文功底。
要想学习好,不仅要努力,还要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即学习技巧。
1.时间管理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所有的管理,核心都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核心,是时间管理。”
擅长时间管理,才能拥有人生主动权。
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每天工作前,都会制定行程表,以5分钟为单位安排,确保不浪费时间。
而许多人连续数小时刷手机,区区5分钟根本不值一提。
正是对时间的不同态度,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成就。
时间管理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了解自己的学习时间,规划每一天。
(2)学会利用零散时间完成简单事情。
(3)写下所有的任务清单和最后限期,并养成仪式化的日常习惯。
(4)确保具有充足的休闲、运动和睡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策略
(1)学习的重要原则:专注和理解
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你们认为,在当前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同一个答案:“focus(专注)”。
越专注,学习效率越高。
理解越深入,越容易记住,并且运用到处理新问题中。
罗振宇曾介绍他的学习方法:每天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实际就是强调阅读之后的理解。
(2)阅读技巧
有效阅读技巧,不是指阅读速度,而是指理解和记忆。
可以使用SQ3R阅读技巧。
S是总览,快速浏览整个内容;Q是提问,问问自己的学习目的;R是阅读;RR是背诵和回顾。
阅读不必读完全部内容。
(3)笔记技巧
确定以后会使用才做笔记。
保持精简,用自己的话,记下最重要的内容。
利用学习的总览原则记笔记,形成结构化和系统化。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
记得笔者读研究生时,所有文科笔记,都采用中英文混记,尽可能快速翻译成英文。这样逼着自己专注、理解和记忆。
(4)记忆技巧
记忆时,寻找规律,发挥联想,编成口诀等。
使用图像化、位置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等,加强记忆。
运用应试技巧,从考试脱颖而出
挪威广播公司的节目主持人塞尔达说:“好的成绩表现总是始于精心的准备。”
2013年,她荣获挪威“金屏幕”最佳节目主持人大奖。
她是卑尔根大学物理学硕士,也是杰出的喜剧演员。
她的备考方法之一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学习内容讲给别人听。
考试成绩不仅取决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与应试策略有关。
1.复习准备
所谓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前复习要全力冲刺,强化记忆。
考试前要做习题,模拟演练,或者做以前的习题,归纳重点。
找到自己的弱点并努力解决。
制定考试学习计划,包括整体计划和具体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2.考试前一天
考试前一天晚上,要准备好所有考试用具。避免睡得太晚,设定起床闹钟。确认考试地点和交通方式,提早出门。
衣服尽量选择感觉舒适或者自信的。
考前适当饮食,吃自己习惯的食物。
如果考前一晚难以入睡,保证前几天睡眠充足。即使睡得不好,也不必过度焦虑。
3.书面考试
提前到达考试地点,保持积极的心态。
应付一切考试的4个步骤:
(1)计划:快速浏览试卷,估算各题时间分配,预留部分时间检查,由易到难解题。
(2)读题:认真读题,确保理解题意和要求。
(3)答题:答题简洁,逻辑清晰,书写清楚,控制时间。
(4)检查:通读答案,修改错误,补充遗漏的要点。
如果时间不够,没有答完的题目写下两三句关键要点。
4.口头报告或演讲
丘吉尔年轻时并不擅长即兴演讲,甚至有轻微的口吃,因此每一次重要演讲前他都进行近乎偏执的准备。
他会提前写下讲稿,并反复背诵、演练,直到滚瓜烂熟。
结果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
演讲前不断练习,至少练习5次。
演讲时脱稿,对着听众说话,看着观众的眼睛,使用适当的音量、语速和停顿,充满激情,注意身体语言。
设计漂亮的PPT辅助演讲。
提问环节,可以提前想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
5.考试结束后
总结经验教训,思考下次如何考得更好。
调整学习心态,让学习轻松有趣
冯唐大学毕业时,在麦肯锡公司工作。
当时麦肯锡还是个小公司,他什么活都做,忙得马不停蹄。
同期进入的许多同事,常常抱怨事多钱少。后来,这些人要么原地踏步,要么被解雇。
而冯唐经过六年的成长,成为公司合伙人,身价过亿。
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具有力量。”
心态决定个人未来,也影响学习效果。
1.动力和态度
学习动力越强,学习效果往往越好。
自我驱动的策略包括:
(1)建立内部动力,改变对待学习的态度,培养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
(2)给自己设定目标。
SMART原则目标的特点是具体、可量化、有挑战性、切实可行、有时间限定。比如下次作业拿到A。
目标分为长期和短期目标,执行过程中,要不断调整。
制定目标并写下来,放在能经常看到的地方。
(3)想象克服困难并获得成果的成就感。
(4)奖励自己。完成学习行为之后,自我奖励。
(5)唤起竞争本能。竞争激发无限动力,可以和同学或者自己竞争。
2.思维技巧
(1)积极正面地思考
相信学习是有趣的,学习就会越来越有趣。
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
勇敢面对逆境,寻找解决方法。
使用积极的词语和问题,保持微笑,和积极的人交往。
(2)克服紧张和压力
减少有害压力,可以先解决部分问题,减少工作量;延迟个别事项的完成期限,改用更聪明的方法完成,或者找人帮忙;学会冷静等。
缓解紧张感,要学会积极正面地思考,做好充分的准备,降低不确定性,想象成功应试的情景,深呼吸,活动身体等。
(3)自律
移除选择,让自己在面对诱惑时没有选择。
比如,早上醒来只有跑步这一选项,爬起来就跑。
消除诱惑。比如,睡觉前喜欢玩手机,那么手机就不带进卧室,如果要看时间,专门买个闹钟,也避免睁开眼就看手机。
利用动力和目标。想要减肥,下载帅哥美女好身材的照片放在手机桌面,给自己动力。
(4)习惯
乔布斯说过:“在生命的最初30年里,你养成了习惯;在生命的后30年中,习惯决定了你。”
养成好习惯的秘诀就是从小事开始,不要指望同时培养多个习惯。
养成一个好习惯后,可以给自己买件礼物作为奖励。
一旦养成习惯,许多事情就不需要自律也能做到。比如每天锻炼、读书等。
奥拉夫·舍韦说:“你的努力必须是勤奋学习和学习技巧的完美结合。”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普通人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可以逆袭成为超级学霸。
成功逆袭,靠的不是智力,而是学习方法。
方法不对,越学越累;方法用对,事半功倍。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