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教材电子书教材的全部内容,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文库”回复:“电子课本”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教材电子课本在线阅读(此为截图版,获取是高清版)











小学数学核心围绕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四大模块,按年级梯度递进,重点培养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应用解题能力,以下是分模块 + 分年级的清晰梳理,兼顾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
一、核心模块:各年级重点知识点(抓主干,不遗漏)
(一)数与代数(占比最高,基础核心)
低年级(1-2 年级):
20 以内加减法(凑十法、破十法,计算基础)。
100 以内加减法(进退位)、表内乘法口诀(熟记 2-9 乘法表)。
认识人民币(元、角、分换算)、认识钟表(整时、半时、几时几分)。
万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大小比较)。
中年级(3-4 年级):
多位数乘除法(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分数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简单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
小数初步认识(读写、大小比较、简单加减法,结合元角分理解)。
常见的量换算(长度:千米、米、分米、厘米;质量:吨、千克、克;时间:时、分、秒)。
四则混合运算(含括号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先算括号内)。
高年级(5-6 年级):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及混合运算(含简便运算)。
因数与倍数(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方程与代数(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 ax±b=c)。
比和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正反比例应用)。
(二)图形与几何(培养空间观念)
低年级(1-2 年级):
认识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图形的拼组(用基本图形拼复杂图形)、区分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中年级(3-4 年级):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 =(长 + 宽)×2,面积 = 长 × 宽;正方形周长 = 边长 ×4,面积 = 边长 × 边长)。
认识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行线和垂线。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高年级(5-6 年级):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 = 底 × 高 ÷2;平行四边形 = 底 × 高;梯形 =(上底 + 下底)× 高 ÷2)。
圆的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圆的周长(C=2πr)和面积(S=πr²)。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长方体 = 长 × 宽 × 高;正方体 = 棱长 ³;圆柱 = 底面积 × 高;圆锥 = 底面积 × 高 ÷3)。
(三)统计与概率(数据处理能力)
低年级(1-2 年级):
认识简单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数一数、填一填、比多少)。
中年级(3-4 年级):
条形统计图(单式、复式),能根据图表回答问题、分析数据。
可能性(判断事件发生的 “一定、可能、不可能”)。
高年级(5-6 年级):
扇形统计图(理解各部分占比)、平均数的计算与应用。
概率初步(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
(四)综合与实践(应用解题能力)
低年级(1-2 年级):
一步加减法应用题(求总数、求部分数、比多少)。
乘法应用题(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中年级(3-4 年级):
两步或三步应用题(含归一、归总问题,如 “买 3 支笔花 15 元,买 5 支多少钱”)。
行程问题(简单相遇、同向而行,路程 = 速度 × 时间)。
植树问题(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封闭图形)。
高年级(5-6 年级):
分数 / 百分数应用题(如 “比谁多 / 少几分之几”“出勤率”“折扣问题”)。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鸡兔同笼问题(假设法、方程法)。
图形拼接 / 切割问题(表面积、体积变化分析)。
二、各年级学习重点与方法(针对性突破)
1. 低年级(1-2 年级):夯实计算与基础认知
重点:20 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必须 “脱口而出”,熟练掌握人民币、钟表、基本图形的认识。
方法:
计算用 “游戏化练习”(如口算卡片、抢答、闯关游戏),避免枯燥。
应用题用 “画图法”(画简单线段图、圆圈图)理解题意,比如 “小明有 5 个苹果,小红比他多 3 个,小红有多少个”,画圆圈直观呈现。
2. 中年级(3-4 年级):强化运算与公式应用
重点:多位数乘除法计算准确率、周长 / 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两步应用题的逻辑梳理。
方法:
计算练 “错题本”,整理进退位错误、运算顺序错误,定期复盘。
公式记忆用 “推导法”,比如长方形周长不是死记公式,而是理解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自己推导(长 + 宽 + 长 + 宽 =(长 + 宽)×2)。
应用题练 “找关键词”(如 “一共” 用加法,“平均” 用除法),梳理 “已知条件→所求问题” 的逻辑链。
3. 高年级(5-6 年级):提升思维与综合应用
重点:分数 / 小数 / 百分数混合运算、方程解题、复杂应用题的逻辑分析,空间图形的体积 / 表面积计算。
方法:
运算练 “简便技巧”(如乘法分配律 a×(b+c)=a×b+a×c,凑整法),提高计算速度。
应用题练 “分类模板”(如分数应用题先找 “单位 1”,工程问题设 “工作总量为 1”),总结解题套路。
图形题练 “空间想象”(如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体积是圆柱的 1/3,可通过实物模型观察)。
三、通用提分技巧(全学段适用)
计算天天练:每天花 10 分钟练口算 / 竖式计算,确保准确率(计算是数学的 “地基”,错一步全题错)。
审题画重点:做应用题时,用横线划出已知条件、关键词、所求问题,避免看错题意。
错题常复盘:错题本按 “错误类型” 分类(计算错误、公式错误、审题错误),每周回顾 1 次,避免重复犯错。
联系生活学:数学源于生活,比如逛超市时练人民币换算,走路时练路程 / 速度计算,让抽象知识变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