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要求考生在有限篇幅内清晰、全面地回答问题,既要展现知识广度,又要体现逻辑深度。以下是针对法理学的模拟卷,帮助考生检测知识掌握程度。

一、填空题(共16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_________(日期)通过,自_________(日期)起施行。
2、民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民法典、行政法规、_________、_________、司法解释、国际条约、习惯等。
3、不满_________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_________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4、自然人下落不明满_________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_________为失踪人。
5、特别法人包括机关法人、_________、_________、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6、营利法人应当设_________和_________。
7、物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8、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_________、_________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9、1787年美国宪法是_________宪法典;1791年法国宪法是_________宪法典。
10、我国的宪法渊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宪法解释。
11、国家推动物质文明、_________、精神文明、社会文明、_________协调发展。
12、我国是_____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
13、___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4、国家的一切_________属于人民;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_____的原则。
15、抗辩权的主要作用在于阻止_________或其他权利的效力,而不在于_________相对人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
1、人身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
3、事实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举措。
2、简述民法的适用范围。
3、简述诉讼时效与除斥间的区别。
4、论述民事责任的免除和减轻。
四、案例分析
甲夜晚驾车经过无照明路段时,不小心撞倒小A后继续前行。随后的乙未注意,驾车从小A身上轧过。小A死亡,但无法查明由谁导致。(事实一)
甲继续前行,由于过于紧张又撞倒小B,但甲随即采取放置闪闪发光的路障的措施,在旁边等待救援。20分钟后,乙因“眼瞎”又驾车从小B身上轧过。小B死亡,但无法查明由谁导致。(事实二)
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组材料包含哪些法律关系?
(2)上述两组材料共同反映了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的哪些特征?
某公务员甲因情感纠葛与同事乙发生争执,将乙打伤。事后,甲所在的国家机关对其作出开除公职的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法院认为,甲的行为构成犯罪,判处甲有期徒刑1年,并赔偿乙的医药费。甲在狱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后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并且希望他人从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问题:
(1)上述材料涉及哪几类法律责任?
(2)上述材料涉及法律的哪些规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