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卡还是资源表? 别让家校关系变了味
创始人
2025-11-17 20:17:53
0

11月14日,有网友晒出一张图片,显示是忻州市某小学的家校联系卡表格。表格中一栏要求填写“家长的擅长项目或可提供的社会资源”,详细说明为:“您有什么擅长的技能,可以参与到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如诗词、戏曲、摄影、视频制作等);可以提供的职业资源有哪些(如医生、警察等职业,科技类的公司、植物园、博物馆等工作场所)。”多名网友发布相同表格证实确有其事,并表示感觉有些不合适。

虽然该小学当天就发布了情况通报并致歉,但这张薄薄的表格已经激起千层浪。“家长的擅长项目或可提供的社会资源”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某些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良倾向。虽然情况通报中称此举意在吸纳有能力、有热情的家长代表参与校委会建设,共商家庭教育课程设计,但它触碰了公众对于教育公平最敏感的神经,绝非一句“便于家校合作”所能解释清楚的。

教育的核心是“有教无类”,是依据学生的禀赋与努力因材施教,而非依据家长的职业与权势“因财施教”或“因权施教”。当学校和老师手握一份详尽的“家长资源名单”,未来需要场地、物资、项目审批或其他便利时,会不会向拥有相应资源的家长“求助”?家长若提供帮助,是否能换取孩子更多的展示机会和更优厚的待遇?应警惕家校关系从共同育人的伙伴,异化为相互利用的“资源置换关系”。

健康的家校合作,应聚焦于孩子的品德发展、学业进步和心理健康,而这份表格却迫使家长在“是否如实填写”和“填写后可能带来的后果”之间艰难抉择。这无疑加剧了教育内卷下的集体焦虑,加重了家长的心理负担,“我若无法为学校贡献资源,孩子是否会矮人一截?”公立学校是公共服务机构,其资源应由政府保障,而非向学生家长“众筹”。

一张小小的家校联系卡,折射出的是教育公平的大议题。校园不应成为社会资源的角力场,孩子的童年也不应被贴上家庭的资源标签。学校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而不是个别家庭能带来的额外“价值”。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统筹推进科学、技术、工程、数学...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要求我们重视高质量科技教育体系的建构。...
涵养孩子发现问题、敢于实践的精... ■中小学科技教育大家谈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春雷: 科技教育要注重跨学科融合育人 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
今早突然崩了!最新回应 今日(11月17日),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WPS崩了”,无法正常打开云文档。 多名网友反馈“...
校企共育 AI 人才 2025...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11 月 14 日 - 16 日,2025 第 18 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
16岁的百米女飞人!葛曼棋退赛... 11月17日晚,十五运会田径比赛继续在广东奥体中心进行。当晚的重头戏是男女飞人大战。最终,浙江队16...
校际联动 |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 2025年11月8日至9日,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研究生团工委骨干代表赴武汉大学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本...
60岁男子见义勇为身中5刀至今...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11月17日,重庆市合川区陈女士在筹款平台发起筹款称,她60岁的父亲陈奎在一次见义...
高市玩火被日本民众怒喊下台|新... 近期,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
贝索斯重出江湖,执掌AI初创公... IT之家 11 月 17 日消息,据《纽约时报》今天报道,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正在将他的金钱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