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365 | 湖州、丽水、衢州三地一模作文解析+范文——对生命主体性的确认
创始人
2025-11-21 05:38:05
0

作者&来源:新课标大语文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只要你听从内心,能够承担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人生的每个答案,都是圆满的。

——英国作家毛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在前面】

深入探讨之前,我们不妨先对材料中提及的“毛姆”及其思想背景做个简单了解,为后续思考铺垫基础。

材料中这句话来自毛姆的《刀锋》。对人生的终极探求使拉里放弃一切,他拒绝工作、和未婚妻分手,从巴黎出发,遍游世界各地,循着无私与弃绝之念,走在自我修行的道路上。“他没有野心,对名利也毫无欲念;无论成为何种社会名流都令他厌恶;他或许很满足自己选择的生活,只做好他自己就已足够。”

故事的最后,伊莎贝尔在上流社会里获得力稳固的地位,拉里收获了幸福喜乐。无论是拉里的精神苦旅,还是伊莎贝尔收获的世俗意义上的圆满,本质都是对自我定义的圆满的实践。

毛姆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其作品如《月亮与六便士》《人生的枷锁》等,常以冷静甚至犀利的笔触探讨人性、欲望以及个体在世俗规范与内心呼唤之间的挣扎。他笔下的人物往往在追寻某种精神理想的过程中,必须面对随之而来的孤独、非议与世俗意义上的失败。因此,他这句“只要你听从内心,能够承担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人生的每个答案,都是圆满的。”,并非出自廉价的安慰或肤浅的乐观,而是对人生困境有着深刻体察后的一种超然与和解。

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我们时代的一种普遍焦虑。对于正处于人生关键十字路口的学生而言,普遍存在“一考定终身”、“选择决定成败”的恐惧,仿佛一步踏错,满盘皆输。材料以毛姆这句话为切口,实则是将“何为圆满人生”这一终极命题,置于每一个微小的日常选择面前,抛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引导:人生的圆满,是否真的只系于某个“正确”的结果?

这正是此次作文需要聚焦的核心立意:我们需要跳出“结果至上”的单一评价体系,重新审视选择本身的价值与力量。“听从内心”的奔跑,不是因为前方一定是坦途,而是因为奔跑的方向忠于真实的自我;“承担结果”的坦然,不是因为结局一定美满,而是因为在承担的过程中,我们彰显了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完成了对自我生命的全权负责。

探索这种“超越成败得失的生命圆满感”,正是破解“选择焦虑”困境的关键,也是作文需要深入挖掘的核心。

【审题解析】

“只要你听从内心,能够承担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人生的每个答案,都是圆满的。”

材料中“听从内心”是起点,它强调在纷繁的世俗标准、外部期望与现实的功利计算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其对立面是盲从、怯懦或随波逐流。“承担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是选择的延续与必然归宿,它意味着一种彻底的人生责任感,无论结局是鲜花掌声还是荆棘满地,都能坦然接受,不怨天尤人,其对立面是推诿、逃避或无尽的悔恨。而最终的“圆满”,则被重新定义。它并非世俗眼光中的成功、完美或一帆风顺,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自足、安宁与和谐,是主体在“听从”与“承担”的完整闭环中所达成的生命状态的整合。

材料的力量在于对“圆满”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新定义。在主流的社会叙事中,“圆满”通常与可见的成就、预设目标的达成紧密挂钩,如金榜题名、事业有成、婚姻美满。然而,毛姆却将“圆满”的判定标准,从外在的、结果导向的标尺,彻底转向了内在的、过程导向的精神状态。“听从内心”是前提,“承担结果”是基石,二者共同作用,最终结晶为“圆满”的人生答案。

更关键的是,“听从内心”的内涵本身就有阐释的空间。在功利的评价体系中,它容易被误解为不顾一切的任性或脱离现实的空想。而毛姆语境中的“听从内心”,实则是一种在纷繁世俗标准与外部压力下,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与独立判断的“本真性”生存。同时,这种“听从”也并非一劳永逸,它需要在“承担结果”中得到检验与夯实。

“承担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意味着一种彻底的人生责任感,无论结局是鲜花掌声还是荆棘满地,都能坦然接受,不怨天尤人。正是“听从”与“承担”这二者的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毛姆式“圆满”的坚实底座。

“人生的每个答案,都是圆满的”这一论断的深刻性,在于它彻底挑战了“只有最优解才圆满”的线性思维。它将人生的价值从对单一结果的焦虑中解放出来,安放在每一个真实、负责的选择瞬间。德国哲学家康德强调,人之尊严在于理性的自我立法与道德自律。套用此理,当我们能依据内心的准则(听从内心)并自愿承受其后果(承担结果)时,我们便是在以自由意志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法则”,这种主体性的确立本身,就是至高无上的圆满。

当我们不再用单一的社会化标尺去丈量每一种人生,就能真正看见每个忠于自我、勇于负责的生命个体所绽放的独特光芒,在多元的价值图景中,从容且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法国作家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日复一日推石上山,巨石总会滚落,努力看似徒劳。然而,加缪却从中看到了更高层次的意义:“必须想象西西弗斯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正源于他对自身荒谬处境的清醒认知,“听从内心”于他而言,是认知命运的真相。以及日复一日推石上山的行动本身,这便是他承担的结果。他选择了不屈服于诸神的惩罚,在承担这无望劳作的过程中,成就了精神的胜利。

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多元性,跳出“成王败寇”的单一叙事,超越仅以结果论英雄的狭隘视角,去重新发现和肯定那些在类似处境中,每一个普通人为了忠于自我、活出真意所做出的、无论显隐都同样珍贵的选择。这份选择与承担的勇气,本身就是对抗存在之虚无、塑造独一无二生命的证明。

这种“圆满”的核心,从来不是世俗成功的获取,而是“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在选择中坚守初心、在承担中塑造自我的人,是不向现实妥协、主动掌控人生意义的人。

另外,从材料本身出发来看,引用经典作家名言是作文题的常见形式,这类题目要求写作者具备一定的哲理思辨能力,不能仅停留在对名言的简单复述或例证堆砌。它要求我们深入挖掘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并结合真实的生命体验进行阐发。全文的议论应当始终围绕对名言的理解、剖析与生发展开,做到层层递进,形成具有个人见解的深度解读。

经典名言之所以能穿越时空引发共鸣,往往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生存的永恒困惑与普遍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准确解读名言的本意,更要将其置于当代社会的具体语境下,剖析其现实针对性,探讨其对于个体安身立命的指导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思考,尽可能深入地推进观点论述,力求作文的独特与深刻。

参考立意:

1.听从内心选择,追寻圆满人生;

2.做选择的主人,坦然承受结果;

3.圆满是过程与境界;

4.“承担”中的主动与坦然接受。

【评卷标准】

一类卷(54-60):能紧扣“听从内心”“承担结果”“圆满”三个核心要素,并深刻阐释其内在逻辑关系。立意新颖、深刻,或具有批判性思维。材料丰富、典型,与观点结合紧密。

二类卷(45-53):能围绕核心要素展开,对三者关系有基本清晰的理解和阐述。立意明确。符合题意。材料较为充分,能支持观点。

三类卷(36-44):基本符合题意,但可能侧重于其中一两个要素,对三者关系的阐述不够清清晰或完整。立意较为平淡。材料较为单一或与观点关联不够紧密。只围绕“倾听内心”或“承担结果”一个角度展开论述的,最高不超过45分。

四类卷(35分及以下):偏离题意,或对关键词理解有严重偏差;观点不明确或错误;内容空洞,严重缺乏材料。

【切入分】

建议44分。

【下水文

于心灵深处觅真我,在承担之中见圆满

“只要你听从内心,能够承担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人生的每个答案,都是圆满的。”这句话重新定义了“圆满”的内涵。它不是外在的掌声与光环,而是内在的安宁与自足;不在遥远的终点,而在每一次听从内心的抉择中。

“听从内心”是生命自主性的觉醒。这并非任性的冲动,而是在纷繁的世俗标准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当一个人选择攀登险峰,他早已在出发时拥抱了风雪;当一个人选择守护微光,他已在寂静中承担了漫长的黑夜。这种主动的选择,是对生命可能性的勇敢开拓。

屈子行吟泽畔,“虽九死其犹未悔”,在举世皆浊中坚守内心的芳菲;陶渊明解印归田,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中,实现了对官场浮名的超越,守住了精神的家园。这些选择,都源于对内心声音的忠实聆听。

承担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是将选择升华为价值的必经之路。承担不是被动的承受,而是主动为自己的选择赋予意义,在不确定中坚定前行。苏东坡将每一次贬谪的苦果化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梵高在世人不解的嘲讽中,依然坚持用燃烧的笔触描绘内心的星空,在困顿潦倒中依然燃烧着对艺术的赤诚。这种承担,使选择从一念之间的决断,沉淀为贯穿生命的持久力量,将世俗意义上的"苦果"淬炼成精神世界的瑰宝。

真正的圆满,正是在“听从”与“承担”的往复中,逐渐显现的生命完整性。它彻底打破了“只有最优解才圆满”的迷思。圆满并非某个预设的终点,而是在不断选择与承担的过程中,生命所呈现的丰富与厚重。

孔子困于陈蔡而弦歌不辍,在理想受挫时依然坚守道统;史铁生在轮椅上将个人苦难的承担化为对普遍生存的勘探。他们的生命轨迹各异,却都以独特的方式印证了圆满不在远方的喝彩,而在每一个听从本心、勇敢前行的当下。

人生的美妙之处恰恰在于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作者。选择本身即是一种创造,每一次抉择都在重塑我们存在的质地。在浮躁的时代,守住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大的胜利。不必追随外界的喧嚣与评判,忠于内心的声音,才能在纷乱中保持清醒。

正是这份清醒与从容,让平凡的日子生出光芒,使有限的生命趋于无限。

总评

文章紧扣毛姆名言,以“听从内心”与“承担结果”为主线,构建了严谨的论证体系。开篇对“圆满”的重新定义立意深刻,主体部分通过屈原、陶渊明、苏轼、梵高等经典案例,层层递进地阐释了选择与承担的辩证关系。语言诗性与哲思交融,“攀登险峰拥抱风雪”等意象将抽象哲理具象化,形成独特的审美张力。

若论提升空间,可在“当代价值”部分加强现实关怀,如结合当代青年的具体困境展开,使论证更具温度。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东方红汇裕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 重要提示 1、东方红汇裕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的募集申请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
财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财信芙璟... 基金管理人:财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重要提示 1、财信芙璟混合型...
地方国资开始“搭伙”设基金 利...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一直以来,各地政府引导基金普遍带有较强的属地化导向,即资金出资方会要求子基金注册...
博时裕泉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公告送出日期:2025年11月21日 1 公告基本信息 ■ 注: 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每10份基金份额...
主权债券屡受热捧 中国资产“圈...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本周,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在卢森堡成功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此次发行吸引了全球...
【ETF动向】11月20日易方...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易方达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513040)跌1.16%,成交额5....
【ETF动向】11月20日华夏...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基金(588000)跌1.2%,成交额33....
【ETF动向】11月20日嘉实...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基金(515300)涨0.52%,成交额2...
【ETF动向】11月20日易方...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基金(513050)跌0.84%,成交额20.9...
【ETF动向】11月20日易方...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基金(512010)跌1.01%,成交额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