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BC排名更新揭晓,39所985高校座次微调。清华、北大稳居榜首,浙大跻身前三,彰显综合实力。复旦、上交、南大并列第五,展示区域领先优势。哈工大、北航稳步前十,反映工程领域持续突破。武大、西交紧随其后,推动中西部高教发展。南开略显回落至19位,吉大坚守28名,东南跃升13位,突显苏皖教育崛起。整体排名揭示高校动态平衡,激励人才竞争创新。

东南大学本次升至第13位,提升显著,源于工程学科的全球影响力。近年来,学校新增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聚焦电子信息与建筑技术,年度科研经费超30亿元。合作项目如“智能城市开发”覆盖20多国,吸引国际学者比例增至15%。学子在IEEE大赛斩获金奖,彰显产学研深度融合活力,助力长三角科技生态链建设。
学校综合实力稳步上扬,工科优势延伸至人才培养。毕业生创业率高达12%,孵化企业如“智造云平台”估值破亿。社会评价提升,QS学科排名前50的专业增至8项,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年度新增专利超千项,核心技术转化率达60%,为学生提供广阔实践舞台。

南开大学此次排名调整至19位,延续百年名校底蕴,经济与管理学科领跑全国。AACSB认证院系持续拓展,金融学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比例达25%。学校主办“全球金融论坛”,汇集50国专家,推动产学研国际合作深化,人文社科出版专著数量年增20%。
传统强项如历史学和化学保持优势,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优良率100%。校友网络活跃,诺奖得主杨振宁讲座激励学子,创新中心孵化了百余项科研成果。本科升学率保持在90%以上,强化天津作为高教枢纽的竞争力,贡献国家智库建设。

吉林大学位居28名,发挥东北综合性大学标杆作用。医学与汽车工程实力强劲,联合一汽打造智能驾驶项目,年申请专利逾800项。地缘优势促成了“东北亚合作基地”,吸引国际学生数量增30%,推进高寒地区技术转化实践。
学校在交叉学科领域成果斐然,材料科学团队研发的新能源电池寿命提升40%,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投身基层服务的比例超15%,深化边疆振兴战略。校内创新基金支持500个项目,巩固教育公平使命。


各校在2025排名中展露独特风采,东南、南开、吉大的变动见证高校活力不息,未来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