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共有至少137笔金额超千万的大额捐赠出现。不出意外,教育领域捐款仍占绝对优势。大量企业家热衷回馈母校,而校庆则是高校获得捐款的最常见契机。
目前最大的一笔捐款来自李平廖梅夫妇,作为复旦大学校友的二人向学校捐赠了价值11亿元的宁德时代股票,两人也因此成为2025胡润慈善榜“中国首善”。而捐款契机,则是复旦120周年校庆。

在复旦建校120周年之际,众多校友争相捐款。目前,复旦大学共收到至少13笔,总额超过18.06亿元的捐款。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赶上重大校庆年的重点高校并非复旦大学一家。但复旦无论从捐款总额还是捐款笔数上看,都遥遥领先其它高校。可见该校校友的财富实力和回馈热情都相当强劲。
捐款总额上,除复旦的18.06亿元外,其它TOP10的高校还有西安交通大学(4.70亿元)、华中科技大学(4.20亿元)、中国农业大学(2.80亿元)、天津大学(2.41亿元)、北京大学(1.82亿元)、合肥工业大学(1.30亿元)、北京理工大学(1.21亿元)、华南理工大学(1.10亿元)、华东师范大学(1.0亿元)、西湖大学(1.0亿元)、西北工业大学(1.0亿元)。
其中仅西湖大学为民办高校,该校的1亿元捐款由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贡献。
收到大额捐款超5笔的2所高校今年均迎来重大校庆年,复旦收到超过13笔大额捐赠,天津大学收到超9笔,两所学校今年分别迎来建校120周年和130周年校庆。

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收到大额捐款均为4笔。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今年六月份收到一笔1.8亿元的匿名捐款,这是该校迄今为止获得的单笔最大捐赠。
捐款用途上,多数捐款用于学校或学院的学科建设以及科研人才建设等,但也有一些特色用途。

如燕山大学校友蒋顺才捐赠1000万,设立“沃母卡”专项基金。该基金将依托校园消费大数据,自动识别困难学生群体,致力于打造可持续的帮扶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刘丰贤、卢丽娜伉俪捐赠3000万元,为交大毕业生定制专属学位服。这已经是该校友连续10年的定向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