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字化工厂」这一概念,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数字化工厂」将数字化管理平台带到了传统制造行业,提升了工厂的管理和运转效率。
但如今的制造业早已不是「一家工厂说了算」的时代——国内多地、甚至是国内外工厂协作的模式,已经成了智能制造的新范式。面临这样的挑战,传统制造业又该怎么推进数字化的进程呢?
图片来源:雷科技
2025 年 5 月 19 日,一汽-大众携手华为云,在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为全国首个「云上」分布式汽车工厂揭牌。在揭牌仪式后的问答环节,双方也向现场媒体介绍了华为云在一汽-大众工厂模式中的具体应用。问答环节结束后,一汽-大众还安排了工厂产线的参观机会。作为受邀媒体,雷科技也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亲身感受了华为云如何利用云技术赋能汽车制造业,引领行业发展。
过去「数字工厂」的模式有何问题?
根据一汽-大众方面的分享,一汽-大众在多年前就开始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不同于单一工厂的小型企业,一汽-大众在中国拥有长春、天津、青岛、佛山、成都五大生产基地,各基地都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
但原有的数据中心架构较为老旧,难以适应一汽-大众这种「分布式」的生产模式。近年来一汽-大众也在逐步转变自己的生产模式:越来越丰富的汽车配置组合让车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估摸生产」最好卖的配置,而是根据用户的实际订单智能分配产能,做到类似「专车专造」的效果。
图片来源:雷科技
这对一汽-大众生产基地的数字化平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数字化工厂」时代,工厂只需要知道每条产线、每台机器的工作状况就行。但在新模式下,工厂、供应商、消费者都要「参与」到生产线当中:工厂需要知道每一笔订单对应的车型?这台车当前处于产线的哪一环节?需要调度怎样的物料?并分别向供应商、消费者分享相关物料的库存情况和车辆制造情况。
除此之外,一汽-大众对数据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极高的要求。在分享中一汽-大众方面提到,一汽-大众华南基地(佛山工厂)可以做到一分钟下线一台车,这意味着哪怕仅仅 1 分钟的异常,也可能成为工厂产能的瓶颈。
分布式工厂,要用分布式解决方案
而从这个角度看,华为云提出的分布式数字平台方案,也和一汽-大众的实际状况高度契合。
和传统的数字化方案相比,华为云引入了分布式的改变,依托华为云的计算能力,为一汽-大众打造了与「总部-分公司」模式匹配的云平台模式——长春总部为核心平台,其余工厂为各自的分布式平台:不同系统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横向互通。
这既保证了总部的订单处理能力,也兼顾了各分支工厂的「产销一体」能力,更符合一汽-大众对各分支工厂定制化、产销一体化的能力要求。根据一汽-大众和华为云分享的数据,这种研产供统一管理的模式,让效率提高了 30%。
图片来源:雷科技
比如在产线参观环节,小雷就发现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在产线上大量运用了 AGV(Automatic Guided Vehicle、自动引导小车)来运输小至内饰开关、大到车门轮胎的装配物料。
根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 AGV 其实也运用了华为云的基础能力,是华为云数字平台的一部分:AGV 小车可以根据订单和各产线的实际情况、自动规划最优运输路径,在产线各处物料「告急」之前,就将相关物料补充至生产点。
此外,小雷也看到这些 AGV 运输部件、物料的框架上标着对应的日期,这意味着一汽-大众这套「运输体系」也可以对生产物料进行更详细的追踪,满足汽车制造行业「先进先出」的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华为云能为仓储管理提供强大支撑。
图片来源:雷科技
而在制造业最关心的安全与稳定方面,华为云也充分发挥了其分布式的特点:
首先,华为云在华南基地(佛山工厂)与长春总部均设有备份服务器,以异地方式提高了平台的容灾能力。其次,在华南基地(佛山工厂)中,华为云除了现场服务器外,也设置了本地的热备份平台:即使生产服务器因意外情况出现故障,华南基地(佛山工厂)也可以在短时间里切换到现场的备份管理平台,以接力的方式保障产线稳定运行。
「服务全球」才是华为云的终极目标
在问答环节中,华为云公有云业务部总裁高江海也强调:
当前「数智基因」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华为云致力于做行业数字化的「云底座」和「使能器」,以全球一张网、AI-Native 的云基础设施加速企业数智跃迁。
用更直白的话来说,那就是「国内企业需要信息载体,而华为希望企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用上来自华为的云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为云能在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都建设了数据中心。当前,华为云已覆盖全球33个地理区域,96个可用区:光是在中国,华为云就用贵安、乌兰察布、芜湖三大云核心枢纽,实现了国内 30ms,海外 50ms 的低时延服务圈。
而为了适应类似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这种分支机构的模式,华为云也提出「全场景分布式云解决方案」:基于 CloudPond ,华为云支持多种不同的数据中心「上云」方式。和传统的各地建立自己数据中心的方案相比,华为云这套分布式云服务还实现了「IT 统一化,体验一致化」的要求:无论在国内总部还是海外分公司,华为云都能提供相同的云能力,构建全球「存算一张网」。
问答环节,华为云方面也透露,在华为云上,已有过万客户实现业务跨国、跨区域部署。而华为也会以驻场工程师的形式,把华为作为制造业企业的经验对外分享,携手行业伙伴共同为制造业「赋能」。
图片来源:雷科技
在活动最后,华为云和一汽-大众也表示,未来双方还会将佛山工厂这一成功案例拓展至更多领域,同时进一步丰富云服务与制造业的技术融合,探索更多不同的技术应用和合作项目。
至于佛山「云上」工厂,不过是双方对云计算、制造业融合探索的起点:华为云与一汽-大众的合作,证明了云计算正在从过去的「工厂管理辅助工具」,转变为制造业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对制造业提出了业务转型的要求,也对云服务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基于分布式云服务的制造业革命,必将在 2025 年的时代背景下迎来爆发。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分布式云服务架构,这种全新的云服务模式也将反哺行业,推动全行业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