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爱玛科技董事长张剑在财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直言行业、公司和个人都历经巨大考验与严峻挑战,这绝非虚言,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爱玛在 2024 年面临的经营困境。
从财报数据看,爱玛虽未出现业绩增长近乎停滞的情况,但增长危机已有所浮现。2024 年,爱玛实现营收 216.06 亿元,同比增长 2.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88 亿元,同比增长 5.68% 。其销售主力电动自行车、电动两轮摩托车销量有下滑情况。
爱玛主营电动两轮车、三轮车研发制造,电动两轮车是其业绩绝对主力。2024 年,占爱玛营收比重最大的电动自行车收入 130.37 亿元,仅同比微增 1.5%;电动两轮摩托车更是同比下滑 10.2%,收入降至 52.14 亿元;电动三轮车虽然有 36.07% 的同比增速,收入为 19.52 亿元,占爱玛营收的 9.03%,收入占比较低 。这种业绩增长放缓并非首次出现,2023 年爱玛营收为 210.36 亿元,同比仅增长 1.12%,落后于 2021 年、2022 年的 19.33%、35.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8.81 亿元,增速仅有 0.41%,而 2021 年、2022 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 10.94%、182.14%。
为推动业绩增长,爱玛采取诸多举措。在产品品类上,重构产品结构,推出多个战略新品,推行 “单品旗舰” 策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在降本增效上,推进 CBB 平台化开发策略,优化产品矩阵,提高成本管控能力和库存周转效率;在市场拓展上,积极进军国际市场,聚焦东南亚核心市场,推进本地化运营。然而,2024 年爱玛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两轮摩托车合计卖出 990.54 万台,比 2023 年的 1028.96 万台少卖了 38.42 万台 ,一系列举措并未让电动两轮车销量显著提升。
爱玛的竞争对手们业绩表现各异。雅迪作为头部企业,2024 年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销量也大幅减少。2024 年雅迪收入约为 282.24 亿元,与 2023 年的 347.63 亿元相比减少 18.8%;净利润约为 12.72 亿元,较 2023 年的 26.40 亿元减少 51.8%;总销量从 2023 年的 1650 万台骤降至 1302.05 万台,同比减少 21.18% 。新日股份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351,092.09 万元,较上年下降了 14.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562.46 万元,与 2023 年相比大幅下降 70.88%。绿源集团控股营收为 50.72 亿元,同比减少约 0.2%;年内溢利为 1.16 亿元,同比下降约 20.3% 。唯有九号公司表现突出,凭借在智能电动两轮车市场的优势,2024 年实现营收 141.96 亿元,同比增长 38.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84 亿元,同比增长 81.29%。对比电动两轮车平均售价来看,九号公司 2024 年电动两轮车销量为 259.89 万台,带来收入 72.11 亿元,平均每台售价约 2775 元,明显高于爱玛的均价约 1842 元和雅迪的均价约 1485 元,反映出其与爱玛、雅迪不同的市场定位。
电动两轮车行业整体增长承压,背后是我国日渐饱和的市场和不断提高的安全标准带来的巨大挑战。截至 2023 年底,我国电动两轮车市场保有量已高达 4 亿辆,行业进入产能过剩时代。同时,安全事故推动安全标准提高,车企急于清理库存,价格战此起彼伏,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面对生存压力,爱玛启动变革之战。张剑认为电动两轮车行业未来将全面智能化、生态化、网联化,出海成为重要战略,AIGC 也将产生深远影响。爱玛在出海和智能化方面积极布局,不过,关于智能化是否是用户刚需,目前行业内存在不同观点,爱玛在高端化基础方面,与专注高端市场的品牌相比情况如何,需要更多数据和市场分析来判断 。
当前,电动两轮车企业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满足政府不断提高的安全标准。电池问题一直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电池易燃易爆带来安全隐患,续航虚标问题也劝退部分消费者。
在电池技术研发方面,雅迪已取得一定成果,而爱玛虽持续推进多种电池的应用技术研发,推出智能温控定时充电器,但变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爱玛等企业未来依然面临沉重压力,若不能切实改变产品品质,提升电池安全性和续航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难以立足。行业寒冬下,爱玛唯有加快变革步伐,才有可能在这场生存之战中突围而出。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