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盛宴,莫非就是劳动者的枯骨?上汽集团孵化出的享道出行,13亿融资,锣鼓喧天,可这金碧辉煌的背后,却是网约车司机们无声的叹息。多少人看到了资本的狂欢,又有多少人听到了底层劳动者的哀嚎?
享道出行,顶着“智慧出行”的光环,说着“环保”、“智能”的动人故事,可扒开这层华丽的外衣,它与滴滴之流又有何异?依旧是疯狂的抽成!千万用户,2.5万辆车,服务5000多家企业,漂亮的数据背后,又有多少真金白银落入了司机的口袋?恐怕大部分都流向了资本的深渊,变成了管理层耀眼的绩效。
试想,那些奔波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司机们,日晒雨淋、披星戴月,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不仅要面对瞬息万变的路况,还要应对形形色色的乘客,更要默默忍受平台不断攀升的抽成比例。平台的补贴日渐萎缩,抽成却如跗骨之蛆,步步紧逼,这与巧取豪夺有何区别?他们如同被资本巨兽牢牢掌控的“螺丝钉”,永不停歇地运转,却只能换取勉强糊口的微薄收入,正如孟子所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难道不是对底层劳动者的无情剥削吗?
滴滴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一家独大之时,何其辉煌!可盛极而衰,司机跳车、乘客遇害,种种乱象频出,最终落得个一地鸡毛。享道出行,难道要重蹈覆辙,步其后尘吗?
有人辩解,享道出行背靠上汽这棵大树,技术雄厚、资源丰富,与那些小平台不可同日而语。可技术和资源究竟服务于谁?是为了提升出行体验,还是为了更有效地榨取司机价值?技术进步的初衷,是为了改善民生,而非为了让资本更加肆无忌惮地攫取财富。
合规性、竞争压力、运营成本,这些都是享道出行面临的挑战,但最核心的挑战,是如何在资本的贪婪与司机的生存之间寻求平衡。如果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漠视司机的权益,那么享道出行终将沦为另一个滴滴,甚至更加不堪。
我们迫切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约车平台的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司机的合法权益。平台自身也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制定公平合理的抽成机制,为司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莫让“智慧出行”沦为“压榨出行”,莫让资本的盛宴变成劳动者的悲歌!
一个真正智慧的出行平台,应当充满人文关怀,应当兼顾各方利益。希望享道出行莫忘初心,不负“智慧出行”的使命,别让13亿融资,最终变成13亿的唏嘘与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