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考虑是否要在公司投资人工智能,这里有一个新的数据点供你参考:一家公司投入的人工智能资金越多,其每位员工的收入增长就越高。这是普华永道的一份新报告得出的结论,该报告分析了近十亿份招聘广告和财务报告。
普华永道在《无畏的未来:普华永道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就业晴雨表》报告中指出,企业并非用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员工,而是通过人工智能提升现有员工的生产力。
“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行业,每位员工创造的收入增长是其他行业的3倍,”普华永道在报告中写道。“人工智能让员工更具价值。”
当然,人工智能并非让所有人的价值都得到提升,为不同职位带来的价值也不尽相同,某些职位更容易获得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例如,拥有高需求技能(如提示工程)的人员,其工资比没有相关技能的人高出56%。
普华永道指出,拥有人工智能技能的人员工资增长更快。(来源:普华永道报告)
人工智能为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的工作者带来了最大的工资溢价,拥有AI技能的工作者相较于没有AI技能的工作者,工资增长了120%。其次是能源行业(100%)、信息和通信行业(约95%)以及运输和仓储行业(约75%)。人工智能技能对员工薪资溢价最低的行业包括建筑业、采矿和采石业以及人类健康活动,这些行业的溢价均低于20%。
人工智能也可能颠覆数据工程师的职业,一些企业可能借助代理型人工智能接管数据工程师的部分任务,如编写SQL和构建数据管道,旨在利用人工智能增强数据工程师的能力,而非取代数据工程师,自主人工智能将赋能他们处理AI革命带来的更庞大工作负载。
普华永道指出,数据表明“人工智能将对人类就业和工资造成净负面影响”的观点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与对失业的担忧相反,几乎所有暴露于人工智能的职业中,就业人数和工资都在增长,包括那些最易被自动化的岗位,”该咨询公司在报告中写道。
普华永道使用三个类别来分类人工智能对特定职业的潜在影响。人工智能暴露职业是指人工智能可以直接应用的职业,例如财务分析师和数据录入工作。可增强职业是指人工智能可以增强或支持人类判断的职业,例如外科医生或法官。可自动化职业是指人工智能可以执行部分任务的职业,例如程序员或客户服务人员。
“人工智能放大了专业能力,”普华永道美国公司全球及美国商业技术与创新官马特·伍德表示,“它不会取代你的思考能力,而是让你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它不会取代你的问题解决能力,而是让你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普华永道为企业领导者应对人工智能提出了五点建议。首先,企业应超越孤立的应用案例,寻求全公司范围的人工智能采用计划。其次,人工智能应被视为增长收入的战略,而不仅仅是提高效率的工具。
普华永道表示,由于其“力量倍增器”的能力,应优先考虑代理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领导者还应专注于提升员工技能,以便他们能够使用人工智能。最后,信任对于释放人工智能的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