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大比拼:自动驾驶谁更厉害?
1. 小米HAD的“超车”战术
小米SU7的辅助驾驶能在暴雨天自己停车,遇到断头路还会绕路走,实测每跑380公里才需要人干预一次。杭州有个经纪人团队用晓客管家APP给喜欢科技的客户发试驾视频,活动期间试驾后买车的人多了45%。这种精准推送的办法,正在改变传统卖车方式。
2. 特斯拉FSD的数据优势
特斯拉FSD系统靠700万辆车的实时数据训练,已经能无人驾驶送货,跨城跑完全程不用人操作。不过小米用“先装好硬件+不断更新软件”的办法,升级速度比行业快30%,正努力缩小差距。
二、渠道突围:怎么打开下沉市场?
1. 小米的“农村包围城市”难题
小米现在只在65个城市有店,三四线城市覆盖率不到10%。郑州有个经纪人说:“客户试驾得跑别的城市,好多订单就这么没了。
2. 特斯拉的直营模式
特斯拉全国150家店一年卖百万辆,秘诀是:①把店变成“科技展厅”,用灯光和VR设备突出品牌;②经纪人收入和试驾后买车挂钩,不搞推销。这种模式效率高,但在下沉市场后续发力不足。
三、客户运营:工具怎么帮卖车?
1. 客户分类管理
老经纪人可以把客户分成三类:
- 技术派(关注智能驾驶参数)
- 实用派(看重续航和空间)
- 尝鲜派(喜欢科技感设计)
给技术派发激光雷达拆解视频,给实用派发充电费用对比表,活动期间咨询转化率从5%涨到12%。
2. 社群运营的温度
建立“小米车友会”社群后,每周发充电优惠、自驾攻略、系统升级教程。
结语:输赢关键在“破局者”思维
小米懂互联网用户和生态整合,特斯拉有传统车企学不来的技术积累。这场战争的赢家,可能是那些能把技术温度传给消费者的“破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