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理想二季度交付指引的下调,反映出来的是其在增程赛道上的红利进一步消退,以及新车增长的不及预期。而在即将下场的纯电中大型SUV赛道上,展现出来鲸吞姿态的小米YU7,正成为包括理想在内等一众新入局玩家的“拦路虎”。
Q2交付指引下调15%
6月27日,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现预计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新车约10.8万辆。而此前,理想发布的交付指引为12.3万至12.8万辆,即现目标较此前的预期进行了12.2%-15.63%的下调。
图源:理想汽车官方公告
对此,理想汽车在公告中表示:“此次调整反映了公司销售系统升级以支持其长期增长所带来的短期影响。”
理想汽车公告中所说的销售系统升级,指向的是,同日理想汽车发布的全新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
27日,理想传出内部信,将研发与供应群组和销售与服务群组,整合并入新成立的“智能汽车群组”,对理想智能汽车业务的战略到经营闭环负责,由总裁马东辉担任负责人,向CEO李想汇报。而李想仍将负责汽车业务相关的产品线、产品部、品牌、战略等团队,并将更多精力投入AI领域。
而除了理想汽车公告所述的原因,在业界看来,理想此次对交付预期进行下调,不乏多个原因的叠加影响——如“新车增长的不及预期”。
此前,理想汽车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曾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焕新版”车型上市后的销售表现符合公司预期,每周销量已超过1万辆,预计公司销量将很快回到月销5万辆的水平。5月初,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上市,新车主要在辅助驾驶方面进行了升级,但价格未做调整。
图源:理想汽车官方
而从理想汽车自身公布的近三周(6.2~6.22)基于上险量的销量周报来看,其进入6月以来,已经连续三周销量不足1万辆,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综合理想汽车4月和5月交付数据(3.39万辆、4.08万辆)来看,即下调交付预期后,理想汽车6月的交付量将降至3.3万辆左右。
红利消退,压力剧增
L系列“焕新版”车型的推出,没能带动理想销量实现进一步增长,并不出乎业界预料。在整个增程赛道,目前,理想汽车正面临强烈的同质化竞争,问界、阿维塔等增程新老玩家正通过不同价位的产品,截取增程产品的用户群体,市场格局早已由理想的一家独大,变为理想、问界争霸,群雄并起的局面。
事实上,理想汽车在增程赛道的先发优势,已经肉眼可见的消退。2024年,问界M9的爆发,已经给理想汽车的高端产品线,如理想L8、理想L9造成影响。而问界于今年4月,刚刚推出问界M8,该车5月销量已经达到1.2万辆,开始进一步成为理想L7、L8的强势竞争对手。
当前,理想汽车在“大六座”SUV细分市场中,不仅被问界M8和M9挤压,还有如领克900、腾势N9、深蓝S09等其他后期之秀,瓜分其市场份额。
零售数据显示,今年前1-5月,理想汽车累计销量16.76万辆,同比增长18%;而在其销量增长的背后,更多是依靠最便宜的理想L6作为销量主力,而在理想L6销量占比近半的情况下,其余如理想L7、理想L8、理想L9,今年以来,终端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了26%、26%、39%。
在增程竞品的围堵下,理想已经面临严重的增长不及预期。此前,理想汽车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年初设定的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其中,增程L系列目标从56万辆缩减至52万辆,已经反馈出理想对增程市场红利消退的预判。而当前,二季度的交付指引下调,实际进一步反映出理想在增程赛道上压力的剧增。
包括此前一季度中,理想汽车虽公布其一季度净利润为6.466亿元,同比增长9.4%,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0.14亿元,同比下降20.5%,环比下降74.9%,也体现出理想汽车增程赛道,红利消退后遇到的经营压力。
再战纯电、小米拦路
理想汽车在增程赛道上红利消退,已经迫使其将视线放在纯电SUV领域破局。在前述公告中,理想提及组织结构调整时就表示,在理想i8上市前完成组织升级的工作,能以更好的组织能力迎接新的产品周期。然而,时隔一年后再战纯电市场,理想的准备较推出MEGA时更加充分,但其挑战丝毫未减。
在纯电SUV领域,理想会面临小米、特斯拉、小鹏等纯电玩家的竞争。理想汽车今年,将在纯电SUV市场投放理想i8、理想i6两款车型,更对纯电市场有着不小的预期,此前,就有业内消息传出,理想年内对纯电产品(含MEGA车型)目标从5万辆,大幅提升至12万辆。
而在这一背景下,小米YU7在理想i8上市之前展现出来的大热局面,正给包括理想在内的后续玩家带来压力,小米YU7也成为纯电SUV市场中的拦路虎。6月26日晚,小米YU7上市,售价25.35万到32.99万,新车上市三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一小时大定28.9万辆;18小时锁单24万辆(锁单=定金不可退)。小米又一次以“鲸吞”姿态,给国内汽车行业带来冲击。
小米YU7的爆发,给国内纯电SUV市场带去了更高的关注度。但同时,也激化了整个细分市场的竞争烈度,理想i8对于理想汽车而言不容有失,李想此前更曾打下预防针,“相对小米YU7的运动取向,理想i8是一款家庭取向的SUV,更多照顾全家人的出行体验。”
图源:车fans官方
然而,虽然李想一再强调,两款车型定位不尽相同,但小米实际上已经消耗了大量高端纯电SUV市场的潜在用户。包括将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的理想i6,该车在级别上要低于理想i8,这意味着在售价层面,理想i6也或与小米YU7存在更大范围的重叠,据业内推测,其预计起售价为20—25万元,而这正处在小米YU7的直接影响范围内。
行业知名汽车资讯平台“车fans”,发布的小米YU7 “72小时新车上市一线快报”称,理想L6/i6作为小米YU7的竞品,在对比的过程中提及率高达60%-70%,与Model Y并列。不难看出,从增程赛道的红利消退,到纯电市场被动遭到小米的拦路,理想汽车正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