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深圳斯诺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诺凡科技”)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投资5亿元建设智能座椅武汉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这一举措标志着国内智能座椅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重要布局落子武汉,将进一步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升级与集聚。
▲图为斯诺凡武汉基地
聚焦智能座椅核心技术 填补产业空白
据悉,斯诺凡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座椅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涵盖汽车、航空、医疗等领域,核心技术包括智能调节、健康监测、人机交互等。此次落地武汉经开区的项目计划分两期推进:一期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50万套智能座椅核心零部件生产线,预计2025年投产;二期追加投资2亿元,拓展研发能力并扩大产能至100万套,瞄准新能源汽车及高端商用车市场。
“武汉经开区拥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是智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理想发展高地。”斯诺凡科技董事长李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项目将依托武汉的区位优势和人才资源,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座椅研发创新中心,助力客户实现‘舒适+智能’的差异化竞争力。”
政企联动 完善新能源产业链生态
武汉经开区作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和自动驾驶示范区,已汇聚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岚图汽车等整车企业,以及采埃孚、法雷奥等核心零部件厂商。此次斯诺凡科技的加入,将进一步补强智能座舱产业链条。
武汉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指出,智能座椅是汽车“第三生活空间”的关键载体,项目落地将推动区域汽车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周期服务,支持斯诺凡科技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技术驱动 抢占智能座舱新赛道
据透露,斯诺凡科技武汉基地将重点研发适配新能源车的轻量化、低功耗智能座椅系统,集成加热、通风、按摩、疲劳监测等功能,并通过AI算法实现个性化场景适配。例如,其自主研发的“健康坐姿提醒”技术已应用于多家车企,可降低长途驾驶疲劳风险。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智能座舱需求爆发,座椅作为高频交互入口,正从传统机械部件升级为智能化终端。斯诺凡科技的产能布局有望打破外资企业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未来可期:打造中部智能制造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