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随着中国持续快速向新能源转型,1300万辆新电动汽车已驾驶上路。然而,随着环保出行开始成为交通领域的主流,这项新技术似乎也背负着一个老问题——晕车。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乘坐电动汽车比乘坐传统的汽油车或柴油车更容易晕车。一些人表示坐在电动汽车副驾驶位或后座会感到恶心。
在调查了越来越多关于乘坐电动汽车感到头晕、恶心或出冷汗的报告后,日本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个低技术含量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个高科技问题:下载一个简单的声音,在乘客下次出行前播放。
研究表明,由于电动汽车独特的加速和减速特性,其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更容易引起不适。
据重庆大学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称,晕车症不仅会影响乘客的健康和舒适度,还会让他们在乘车时感到坐立不安和紧张。
例如,根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的研究结果,再生制动系统可能会诱发晕车。该系统是电动汽车的一项独特功能,当车辆减速时,它会将动能转化为电能,为电池充电,从而产生低频减速,这可能会引发晕车症状。
去年10月,上海大学和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的研究人员于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电动汽车乘客的“大脑功能连接会发生重组,以应对晕车症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为了缓解这一症状,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在乘坐电动汽车前聆听一分钟100Hz的音调可以帮助缓解头晕和恶心等症状。
主要作者表示:“独特声音的振动会刺激内耳的耳石器官,耳石器官可以感知线性加速度和重力。这表明独特声音刺激可以广泛激活负责维持平衡和空间定向的前庭系统。”
研究参与者听了一分钟的音频片段,然后摇晃秋千、驾驶模拟器或诱发晕动症的车辆,接着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头晕和恶心等症状得到了缓解。
这些结果表明,通过独特的声波暴露,交感神经的激活得到了客观改善,而交感神经在晕车时常常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