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凯奇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司凯奇”)正式通过SPAC方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美股新能源智能化商用车第一股”。
回溯来看,司凯奇成立仅六年,先后经历了五轮融资,估值曾一度高达10亿美元。上市首日,司凯奇股价收于9美元/股。
打造高端新能源智能化重型商用车
公开资料显示,司凯奇专注于打造高端新能源智能化重型商用车。司凯奇拥有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类型商用车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其核心技术包括i-DHP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及控制系统、智能驾驶技术以及氢能全产业链技术(车+电解水制氢+能源储存)等。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2023年6月30日财年,司凯奇营收分别为611.11万美元、43.8万美元;净亏损分别达598.08万美元、661.82万美元。
司凯奇创始人高超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拥有20年新能源汽车从业经验。联合创始人郭原池先后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曾担任过华尔街Edward Jones副总裁。
成立至今,司凯奇已完成五轮融资,其投资方主要包括天使湾创投、紫峰资本、九合创投、汉能创投、泰明资本等机构。2023年,公司曾跻身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行列。
对于赴美上市后的下一步战略步骤,高超表示,计划扩大产能、投资氢能基础设施,并进一步拓展在中国、中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全球布局,同时为进军欧美市场做好准备。
新能源重卡行业前景向好
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销量、市占率不断提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到8.2万辆,市场渗透率上升至13.62%。在报废更换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重卡月销量实现同比“12连涨”,增速保持在高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新能源重卡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2022年,中国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约占全球销量的93%,从2018年的900辆飙升至2022年的25400辆,复合年增长率达127.9%。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重型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可达84700辆。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绿色低碳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为此,在应用场景方面,司凯奇已研发出银河Ⅱ(49吨插电混动牵引车)、银河Ⅲ(氢能混动牵引车)、天鼋(120吨L4级智能矿卡)、龙王(95吨插混宽体矿用自卸车)等系列产品,可作业于物流运输、矿山开采、港口作业等高耗能场景。
据投资机构研判,矿山场景商用车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物流场景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其中,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仅占整体销量的3.38%,由于新能源商用车技术日趋成熟,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布局逐渐完善,新能源商用车随着政策倾斜和成本驱动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不过,对于新入局者而言,站稳脚跟并非易事。以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厂商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一汽解放、陕汽集团等传统重卡企业也不甘示弱。司凯奇等新势力企业入局后,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