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9家经销商联名盖章的“逼宫信”,成了压垮北京现代的最后一片雪花——“停止提车!清库存!赔钱卖车亏到骨头里!” 这份决绝的抗议背后,是中国车市最惨烈的现实:曾经年销116万辆的“韩系车王”,如今月销跌破1万辆,经销商每卖一辆车倒贴1.5万。
2016年,北京现代还是中国第四大车企,销量114万辆,碾压一众自主品牌。可谁能想到,仅仅8年后,它的销量缩水近八成,2024年上半年只卖出10.43万辆,连比亚迪的零头都够不上。更扎心的是,经销商库存积压如山,有门店堆了100多台车,月销却只有10台——卖一辆亏1万,不卖等死。
“性价比”人设反噬
早年靠低价抢市场,北京现代把自己钉死在“低端合资”的耻辱柱上。当吉利、长安把配置堆到天花板,现代还在用硬塑料内饰和减配A柱糊弄人。菲斯塔在中保研撞成“三角形A柱”,索纳塔中美碰撞测试天差地别,消费者直接用脚投票。
新能源慢得像蜗牛
2024年了,北京现代在售新能源车只有两款(途胜L混动+名图纯电),名图电车月销仅23台,而比亚迪单月狂卖30万辆。现代总部嘴上喊“2025推5款电车”,可中国市场的耐心早被耗光——连丰田都降价求生,谁还等你磨蹭?
内耗式换帅,战略变笑话
21年换8任总经理,营销策略朝令夕改:今天喊“技术牌”,明天玩“价格战”。第十代索纳塔上市不足一月,资源就被伊兰特分流,旗舰车型彻底沦为炮灰。有经销商吐槽:“厂家连跨区乱价都管不住,活该被造反!”
卖厂求生:重庆工厂半价甩卖,沧州工厂停产传言四起,165万产能利用率不足30%;
股东输血:中韩股东紧急注资80亿,但这点钱还不够比亚迪研发费零头;
出口画饼:上半年出口量暴涨200%,但1.3万辆的基数,在25万辆年亏损面前杯水车薪。
当湖南经销商在联名信上按下红章时,中国车市早已翻天覆地: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比亚迪秦L卖9.98万还配插混,而北京现代还在用“降价5万”的燃油车清仓。
更讽刺的是,现代全球销量高居第三,唯独在中国崩盘——不是车不行,是傲慢与迟钝杀死了自己。经销商造反只是序幕,若明年销量跌破20万辆,等待北京现代的或许只剩四个字:体面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