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YU7热闹的发布会散场之后,小鹏的“下周见”如期而至。
在众人期待下,7月3日,小鹏G7公布售价19.58-22.58万元,9分钟的订单量达到10000辆。
这款车的预售价是23.58万起,所以,当起售价公布19.58万起的时候,大家还是直呼太有性价比了,毕竟比预售价低了4万块钱。有人说这个价格,小鹏算是做好了定位,就是“红米汽车”。
定位全新AI智能家庭SUV,共推出三个版本,上市即可交付:
602长续航 Max版,19.58万
702超长续航 Max版,20.58万
702超长续航 Ultra版,22.58万
G7三个版本的区别,仅在于芯片,Max版本标配两颗Orin-X芯片,Ultra版本配备三颗图灵AI芯片。
今年上半年刚过去,小鹏的市场表现确实不错。从全年销量目标完成率来看,小鹏汽车以19.72万辆的上半年销量,完成全年38万辆目标的51.9%,成为唯一进度过半的车企。
国内有P7+、MONA M03、X9,海外有纯电中型和中大型SUV—G6和G9,但是,目前小鹏汽车只有MONA M03这一款车型月销过万。
中高端产品小鹏P7+、小鹏G6还看不到月销过万的趋势。
小鹏G7,会是破解小鹏汽车目前困境的钥匙吗?
基于此,它必须要承担起曾经MONA M03承担的责任,帮助小鹏汽车站稳中高端走量的市场,避免在难以提升品牌力的低端市场无畏厮杀。
所以今年小鹏的销量目标能否完成,小鹏G7是一款很重要的车型。
毕竟,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新产品发布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很多车型往往是上市的早期,是宣传攻势和销量的高点,后面随着热度的降低,销量也下滑。9分钟的订单量10000辆,实话说,在小米YU7后面发布,多好的成绩都不能说是很好的成绩了。
不过,从小鹏mona m03卖爆,让小鹏汽车得以“起死回生”可以看出:小鹏汽车正坚定着向小米汽车学习、对标,以“性价比+大空间”为卖点。
反观小米汽车则转向质价比路线,向着高端车型发展,从而提升小米的品牌调性。
除了所谓的情绪价值,没有标准答案。但不得不说,在当前互卷的新能源赛道,价格、配置依旧是提升销量的必杀技,比如量大管饱的零跑,销量连续领先。
而小鹏现在是性价比确实凸显出来了,智驾还不错,但是要说第一那是没有,但是起码在同行中算是比较突出的。
主要还是小鹏现在的价格打下来了,很多以前觉得是问题的,现在看在价格上,都不算是问题了。
不过在设计方面,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正在君个人认为小鹏的颜值还是不够,还有在内饰水平上,不知是用料问题还是设计问题,总感觉看起来不够好,比较塑料感。
不过,价格到位了,都不是问题。
所以,小米YU7和小鹏G7,你会选择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