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流量狂欢褪去,小鹏汽车如何用长期主义解码销量密码
2025年8月,小鹏MONA M03在上市直播中创下“9分钟订单破万”的纪录,直播间弹幕瞬间被“秒空”“手慢无”刷屏。这场看似偶然的销量爆发,实则是小鹏汽车三年技术沉淀与战略定力的集中释放。当行业仍在为“流量焦虑”内卷时,何小鹏却用一句“订单量只是数字,用户价值才是核心”的回应,揭示了新势力车企在存量竞争时代的生存法则。
一、现象级销量背后:一场精心设计的“价值共振”
MONA M03的爆红并非偶然。这款定价12万-15万元的智能轿跑,精准切中了年轻用户“既要科技感又要性价比”的痛点:
数据印证价值共鸣:
这些数字背后,是小鹏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当行业仍在用“冰箱彩电大沙发”堆砌配置时,小鹏选择将核心技术作为差异化武器,用“技术平权”重构市场规则。正如何小鹏在内部会议上强调:“我们要让智能驾驶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
二、何小鹏的“不慌哲学”:从流量焦虑到价值深耕
面对MONA M03的爆单,何小鹏的冷静引发行业热议。这种“反直觉”反应,源于小鹏对造车本质的清醒认知:
1. 拒绝“销量至上”的短视思维
2024年,某新势力品牌为冲击销量目标,强行压货经销商,导致渠道库存系数飙升至2.8(行业警戒线为1.5)。小鹏则选择“以销定产”模式,MONA M03的交付周期控制在4周内,避免重蹈“订单暴增-交付延迟-口碑崩塌”的覆辙。
2. 构建“技术-用户-生态”的飞轮效应
3. 直面质疑的“长期主义”定力
当被问及“低价策略是否损害品牌”时,何小鹏回应:“MONA不是降价,而是技术降本。”通过自研域控制器、集成式电机等核心部件,小鹏将BOM成本降低23%,同时通过规模化采购进一步压缩供应链成本。这种“技术驱动的成本优化”,与行业普遍采用的“减配降价”形成本质区别。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771549455554215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770771353466326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773304130074218
三、行业变局下的破局者:小鹏的启示与挑战
MONA M03的成功,为陷入内卷的车市提供了三条破局路径:
1. 技术下沉:从“堆料竞赛”到“体验革命”
当行业还在比拼屏幕尺寸、座椅材质时,小鹏用XNGP智驾系统证明:真正的差异化来自核心技术突破。数据显示,配备高阶智驾的车型,用户年均使用里程比普通车型高出1.8倍,复购率提升32%。
2. 用户运营:从“交易关系”到“共生生态”
小鹏APP用户日均活跃时长达47分钟,远超行业平均的18分钟。通过“鹏友社区”“线下体验中心”等场景,小鹏将用户转化为品牌传播者:MONA M03的订单中,31%来自老用户推荐,口碑营销成本比传统广告低60%。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774329519965539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774916386976903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777725287171552
3. 全球化布局: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品牌”
2025年,小鹏计划在欧洲建设3家超级工厂,本地化率目标达70%。与大众汽车的合作中,小鹏输出智能驾驶技术,换取大众在欧洲市场的渠道资源,这种“技术换市场”的模式,正在重塑中国车企的出海逻辑。
隐忧与挑战:
四、未来之战:从“销量狂欢”到“价值深耕”
何小鹏的“不慌”,本质是对行业规律的敬畏。当流量红利消退,车企必须回答三个核心问题: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779258254963915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781085419607252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783089793599158
结语:
9分钟万单的狂欢,终将归于平静;但何小鹏的“不慌哲学”,却为行业指明方向:在存量竞争时代,车企的竞争力不在于订单数字的短暂爆发,而在于能否通过技术创新、用户运营和生态构建,形成持续进化的能力。当行业从“卷价格”转向“卷价值”,小鹏的这场“慢实验”,或许正在书写中国汽车产业的新范式——不是追赶潮流,而是定义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