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你们开车前会热车吗?我每次上车,总会习惯性地先热一会儿车,不过最近听到一种说法,说热车会增加积碳,这可把我搞糊涂了,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不?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开车到底要不要热车,热车是不是真的会增加积碳。
以前,汽车发动机用的大多是化油器,在低温环境下,化油器没办法把燃油很好地雾化稀释,供油系统也就没法正常工作。所以,原地热车一会儿,让发动机热乎起来,就成了开车前的必要步骤。就好比大冷天,咱们得先让自己暖和起来,才能更好地活动,发动机也是这个道理。
时过境迁,如今汽车技术突飞猛进,多数汽车都用上了电喷发动机。电喷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范围更广,汽油雾化效果也更好,外界温度对它的影响没那么大了。从原理上讲,它不需要像化油器发动机那样,靠长时间原地热车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现在开车完全不用热车了呢?其实不然!
咱们来看看不同类型的车。柴油车启动时,还是需要原地热车的。因为柴油的特性,在低温下,柴油的流动性和雾化效果会变差,不热车的话,发动机可能不好启动,就算启动了,工作状态也不佳。部分搭载 CVT 变速箱的汽车也需要热车,CVT 变速箱对油温比较敏感,油温过低时,变速箱的钢带和带轮之间的摩擦力会增大,容易造成磨损,适当热车能让变速箱油升温,保护变速箱。还有手动挡的车,虽说不用像以前那样热很久,但稍微热一会儿车,对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有好处。
我之前有个朋友,开的是手动挡车,冬天早上着急出门,打火后直接就挂挡走了。结果没开多远,就感觉车子动力不足,发动机还传来 “哒哒” 的声音,把他吓得够呛。后来去修车厂一看,师傅说就是因为没热车,发动机在冷启动时,机油还没充分润滑到各个部件,导致磨损加剧。从那以后,他每次开车前,都会乖乖地热一会儿车。
说到热车,很多人担心会增加积碳。这积碳到底是咋产生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汽油燃烧不充分。在热车时,尤其是一些非缸内直喷车型,怠速时气流较弱,汽油容易附着在进气门背面,进不了燃烧室燃烧,就会产生积碳。而且怠速时缸内温度低,汽油没法充分加热,燃烧不充分的情况就更严重了。
那是不是就不能热车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方法得当,热车带来的好处可比积碳问题重要多了。正确的热车方法是,启动车辆后,先原地热车几十秒。这几十秒的时间,基本能让机油流到发动机的各个部位,给发动机提供必要的润滑。然后,以低转速缓慢行驶,就像咱们刚睡醒,得慢慢活动身体,让各个部位适应一下,汽车也一样。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温度会上升得更快,等水温上升到 90 摄氏度左右,就可以正常行驶了。
我自己按照这个方法热车,一段时间下来,感觉车子开起来更顺畅了,油耗也没明显增加。之前我也担心热车会增加积碳,后来咨询了懂车的朋友,又看了一些汽车说明书,才知道只要掌握好度,热车是利大于弊的。
汽车说明书可是个好东西,大家买车后一定要仔细看看。不同车型对热车的要求可能不一样,有些车的说明书明确写着,启动后无需长时间热车,可直接行驶;有些车则建议在特定情况下,比如低温环境,适当热车。所以,咱们得按照自己车子的说明书来操作。
开车前到底要不要热车,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车型、环境温度等因素综合判断。热车本身不会必然导致积碳增加,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热车方法。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能帮到大家,让咱们的爱车都能保持良好状态。要是你还有啥关于热车或者汽车保养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记得点赞关注哦,祝您出行平安,一路顺风,财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