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黄敏璇 胡梦然 深圳报道
7月2日,英搏尔(300681.SZ)公告,拟作价2.39亿元出售全资子公司珠海鼎元新能源汽车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珠海鼎元”)100%股权。
“此次交易为现金支付。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若顺利通过,预计会在近期完成交易的相关事宜。”7月4日,英搏尔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回笼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包括但不限于建设生产线;增加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研发投入等。
记者注意到,作为汽车驱动系统供应商的英搏尔,自去年以来在低空经济领域频频布局,并将其视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11月,公司宣布与国内低空航空器龙头亿航智能(NASDAQ:EH)达成战略合作,正式进军低空经济。此后又陆续与亿维特、高域、丰立智能(301368.SZ)等达成合作,研制电机、电控、减速器等航空器部件。
低空经济何时能成为英搏尔“第二增长曲线”尚未可知。但显而易见的是,公司因搭上低空经济概念股价已经坐起过山车。2024年11月与亿航智能确定合作后,英搏尔股价从26.42元/股不断走高,最高点曾达44.33元/股,但此后又波动下跌,至7月4日收盘回落至26.32元/股,总市值69.21亿元。
用于增加在低空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根据公告,英搏尔拟将珠海鼎元100%股权给珠海芯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交易作价2.39亿元。交易完成后,珠海鼎元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珠海鼎元由英搏尔于2016年在珠海设立,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等。数据显示,其近三年来经营业绩并不乐观。2022年至2024年,珠海鼎元营收分别为308万元、1001万元、57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6万元、231万元、48万元。
截至2024年底,珠海鼎元净资产为1.29亿元,主要包括3519万元的流动资产;9393万元的非流动性资产,其中9159万元为投资性房地产。
英搏尔方面称,此举是为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运营效率。“截至目前其研发职能已被公司研发部门覆盖。若本次交易顺利实施,将有利于提高公司资产运营效率,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一边是出售汽车研发子公司,另一边则是马不停蹄布局低空经济业务。
2024年11月,英搏尔公告,公司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致力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也称电动航空器)产品动力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此后又与亿航智能成立合资公司云浮英航,生产eVTOL零部件。当月,英搏尔还参与亿航智能的定向增发,使用自有资金出资1260万美元认购亿航智能私募配售定向增发股份。
亿航智能旗下的EH216-S是全球首款取得适航“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单机适航证)的载人eVTOL,目前已进入量产交付阶段,并获批进入商业运营。
除了瞄准eVTOL龙头亿航智能,英搏尔还牵手其他多家主机厂和产业链企业。
今年1月,英搏尔公告收到eVTOL主机厂亿维特的技术开发通知,将联合开发适用于亿维特载物航空器ET9 的电机电控产品;4月,英搏尔再公告与广汽旗下飞行汽车品牌高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制飞行汽车电机、控制器等部件。同月,英搏尔与丰立智能也签署战略合作,共同开发eVTOL 减速器等产品。
“目前公司与亿航智能合建的云浮生产基地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生产车间的调整与产线设备的调试工作,预计将会在今年三季度投产。公司负责亿航智能eVTOL总装前各工序、零部件的生产、亿航智能云浮工厂及其他生产基地的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英搏尔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
英搏尔称,公司致力于将低空领域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今年公司在该领域的规划包括完成亿航智能EH216-S的电机、电控批量交付,完成后者VT35机型电机、电控的交付及验证,并取得相关认证;云浮英航实现eVTOL零部件智能化生产;为亿维特ET9项目开发载物eVTOL的电推进系统产品;落实与高域飞行汽车电机、控制器产品的开发;进一步拓展其他低空领域头部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各环节研发仍需大量投入。英搏尔称,此次交易回笼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包括但不限于建设生产线,以及增加在关键业务领域的研发投入等。关键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关节模组等。
进军低空领域优势何在?
英搏尔主营业务是新能源领域电驱动及电源系统研发与生产,产品包括电源系统、驱动系统、电机、电控等。公司目前布局低空领域的产品包括航空器电推进系统的电机和电控,以及零部件生产。
一架eVTOL航空器的电推进系统由电机、电控、电池等组成,俗称“三电系统”,用于产生动力。电机是电推进系统的核心动力单元;电控则是管理和控制电机及整个电力系统运作的系统。
国内eVTOL主机厂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陈炎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架eVTOL的BOM成本中,电池、电机、电控三者共计占到eVTOL总成本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目前英搏尔尚未披露与各eVTOL主机厂的合作订单数量。而据亿航智能今年3月披露,其与英搏尔共建的云浮生产线目标于今年实现总体年产能1000架。
英搏尔称,公司进军低空领域技术优势在于独创的“集成芯”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共用壳体等创新设计,降低了电推进系统的整体重量。这不仅可以降低飞行器的重量,还提升其载荷能力。
深圳汽航院院长张瑞锋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eVTOL的电推系统与新能源汽车电推系统存在诸多差异。从技术上看,前者往往需要更高的功率密度,以提升整机续航。例如,在电控系统上,eVTOL需具备冗余设计,确保飞行安全,而新能源汽车的冗余要求相对较低。而在性能方面,eVTOL的电推系统需适应更复杂恶劣的环境,对环境适应性要求极高。
张瑞锋认为,英搏尔的“集成芯”技术实现了电机与电机控制器同壳体一体化深度集成,功率密度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约20%—30%,符合飞行器对高功率密度、轻量化的要求,在研制飞行器电推系统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不过,其最终应用仍需满足一系列航空标准。
当前,国内大型eVTOL电推系统的国产化率仍不高。“国内主机厂使用的电推系统来源较为多样。在一些中低端的小型无人机领域,国产电推系统应用较为广泛。但在高端的、对技术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载人eVTOL、大型eVTOL等领域,部分企业仍会选用外国生产的电推系统。国外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早,但近年来国内企业也在奋起直追,未来有望在更多国产航空器上得到应用。”张瑞锋表示。
事实上,随着低空经济发展热潮兴起,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已在加快布局电推进系统这一产业链关键环节。
卧龙电驱(600580.SH)在2019年就成立了电动航空研发中心,此后与中国商飞联合开展电动航空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又与eVTOL主机厂沃飞长空合资成立龙飞电驱,聚焦适航级eVTOL电机及控制系统的研发。
此外,方正电机(002196.SZ)、宗申动力(001696.SZ)子公司宗申航发、蓝海华腾(300484.SZ)电控系统等上市公司也在加快研发,另有天津松正、迈吉易威、电擎科技等企业传统汽车动力系统供应商和新兴企业加入其中。
国信证券今年4月发布的研报显示,从eVTOL零部件价值量来看,以电机和电控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动力系统在eVTOL核心结构中的集成成本占比最大。根据国外eVTOL公司Lilium的数据,eVTOL的动力系统占比约为40%。eVTOL动力系统市场规模主要以eVTOL整机需求规模为基准。以2500亿整机存量销售市场规模以及eVTOL成本结构测算,中期存量eVTOL动力系统市场空间可达1000亿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