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新,原名刘永美,生于1950年2月,是四川农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同时也是希望集团的创始人,华西希望集团的董事长。他是一位杰出的技术专家,也是广为人知的企业家,凭借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远见卓识在业内享有崇高声誉。
1950年2月,陈育新在四川省新津县城关镇出生,婴儿时期取名为刘永美。他的名字与大哥刘永言、二哥刘永行和四弟刘永好连在一起,寓意着“言行美好”。然而,由于家庭经济困境,年仅两岁时,他被过继到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的陈耀云家中,并由此改名为陈育新。1963年,他成功考入城关中学,回到了县城,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他不得不再次回到了古家村,经历了一段艰苦的时光。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陈育新抓住机遇,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便自学完成了全部高中课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农学院,朝着自己的理想迈出了重要一步。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新津县农业局工作。在这里,他仅工作了半年,就决定创业,创办了育新良种场,开始尝试饲养鹌鹑。在他的努力和与三位兄弟的共同奋斗下,这个初创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演变为今天的华西希望集团。
不过,陈育新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的农业根基。由于他生于农村、学于农业,创造的企业从农业起步,因此农业始终是华西希望集团的核心业务。如今,华西希望集团旗下拥有30多家企业,其中大多数均与农业相关,这些企业与数十万农民结下了紧密的联系,帮助他们通过科学技术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实现了小康生活。
在华西希望集团成为希望集团的一部分后,陈育新提出了他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即诚实、精明、勤奋、美好。这些价值观不仅为企业的运作提供了指导,也构建了其独特的经营理念、用人观和发展观,形成了华西希望集团深厚的企业文化。
如今,陈育新主持的“鹌鹑系列生产技术开发”科研项目在业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推广这套技术,新津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随着鹌鹑饲养量的快速增长,对鹌鹑饲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于是在此背景下,他和二哥刘永行共同投入力量,开展饲料行业的科研项目,最终于1987年12月成功研发出一种质量与国际标准相当且价格便宜的希望牌1号奶猪料。
如今,华西希望集团已经拥有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超过100家,员工数量也突破了12000名,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型集团企业。陈育新在这一辉煌成就中,作为家中排行第三的兄弟,展现了卓越的商业才华与不懈的追求。下篇将继续讲述他的二哥刘永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