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乘用车工厂举行首车下线仪式,巴西政府高层与比亚迪高管共同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该工厂投资55亿雷亚尔(约71亿人民币),规划年产能15万辆,预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并联动本地供应链构建新能源生态。这不仅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全球化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对拉美市场的一次“技术降维打击”。
2023年7月,比亚迪宣布在此建设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达55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71亿)。该基地的新能源整车生产线将生产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规划产能15万辆,预计为本地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同时,比亚迪还将携手多家本地供应链伙伴,构建本土化的产业协作模式,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不仅承载着比亚迪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使命,更成为撬动整个拉美新能源市场的战略支点。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比亚迪工厂在巴西巴伊亚州落成,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标志,更是巴西与中国合作的新篇章。我们已做好准备,迎接一个更加绿色、更加创新的巴西。这座工厂将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就业,成为技术转型的典范。”
从销量情况来看,2022年,比亚迪汽车在巴西的全年销量为260辆;2023年,比亚迪汽车在巴西全年总销量一举跃升,实现超1.7万辆,是去年的68倍多。2024年,比亚迪继续打破纪录,全年销量超7.6万辆,同比增长超 328%而在今年1-5月份,比亚迪在巴西的销量就突破了3.9万台,纯电车型在当地市场份额高达92.16%,插电混动车型占比也达到35.8%。
这组数据背后,是比亚迪技术实力的硬核支撑。旗下车型不仅在巴西售价达到中国市场的 2-3 倍,更获得国际权威认可 —— 海鸥车型斩获 2025 年 “世界城市车” 大奖,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车型;7 款车型通过 Euro NCAP 五星安全认证。在全球化布局上,比亚迪已进入 112 个国家和地区,2025 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 47.21 万辆,在巴西、泰国、匈牙利等地建立生产基地,组建自有滚装船队,构建起覆盖全球的供应链网络。
销量佳绩的背后,是比亚迪在巴西市场持续深耕的战略定力和长期主义。面对复杂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竞争态势,比亚迪以本地化生产运营应对保护壁垒。如今,比亚迪以“中国智造”改写拉美汽车竞争格局,成为中国新能源出海“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的范本。 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足迹已遍布六大洲、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售超47万辆,同比增长132%,预计2025年全年海外销售将超过80万辆。
光鲜成绩背后,是比亚迪跨越重重障碍的艰辛跋涉。在品牌认知层面,面对德系、日系品牌的百年积淀,比亚迪需持续投入巨资扭转 “廉价低质” 的刻板印象;针对巴西消费者对车型空间、耐用性的特殊需求,其产品设计必须进行本地化改造。
法规壁垒更堪称 “隐形战场”。各国安全标准、排放法规、数据隐私要求千差万别,仅车辆认证就需耗费大量时间与资金。巴西的关税政策调整曾多次带来成本波动,但比亚迪通过本地化生产最终化解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
建立服务体系同样不易。初期因维修网点不足,曾导致消费者顾虑,而如今其销售与售后网络已实现全面覆盖,这背后是数年的合作伙伴培育与供应链建设。
如今,在巴西的减碳和能源转型进程中,比亚迪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介绍,比亚迪是巴西纯电动公交的先行者,成功推动圣保罗等大城市制定公交全面电动化计划。同时,其新能源乘用车和太阳能业务也为巴西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比亚迪在巴西的一个亮点研发项目是针对超级混动车型开发的混合动力灵活引擎。这项技术结合巴西广泛使用的绿色燃料乙醇与电力,为当地市场提供可持续的定制解决方案。该引擎由中巴两国超100名工程师合作开发,已获巴西总统卢拉点赞,并计划在COP30上展示。
写在最后
可以说,比亚迪正是“励志”的代名词,也是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典型例子,从首车下线到真正实现量产,从单一市场突破到全球生态构建,这条道路仍需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本地化深耕。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征程,还在继续向更远的地方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