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7月5日,以"芯链驱动・智启新程" 为主题的中国科协海归创业联合体汽车电子专委会启航大会在上海尚研科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中心举行。政产学研各界精英齐聚,现场吸引了70 余家国内外汽车芯片及电子领域龙头企业代表参会,涵盖从设计、制造、检验检测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共同见证海归人才技术赋能汽车电子产业、破解"卡脖子" 难题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海归创业联合体理事长、广州安凯科技股份创始人胡胜发为大会致辞
一、安亭产业生态:打造全球汽车电子创新高地
安亭镇党委副书记张敏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这里集聚3000余家汽车产业链企业,2024 年规上工业产值达2256 亿元,占上海汽车产业规模的30%,其中 "新四化" 总产出1850 亿元,覆盖车规芯片、智能驾驶等全链条。依托8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构建起从研发到终端服务的完整生态,氢能港、智能汽车软件园等载体正推动安亭向 "全球研发总部" 转型。安亭将从产业场景开放、全球化服务网络构建、政策精准扶持三个维度,为专委会提供全周期支撑,推动海归技术成果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 “上海汽检”)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依托其位于安亭的总部基地,已形成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能力。作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筹建的国家汽车芯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依托单位,上海汽检正着力打造国内首个车规级芯片全链条检测认证体系,通过构建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等 6 大专业实验室,覆盖控制芯片、功率芯片等 4 类核心产品的设计开发、装车验证及失效分析全流程。
二、前沿技术领军者共话产业未来
1、量子科技赋能芯片自主化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提出,量子科技将为汽车芯片产业带来颠覆性变革。他强调,需强化科学仪器自主研发,推动量子技术与芯片设计制造的深度融合,从底层技术突破助力产业摆脱对外依赖。
2、构建国家级芯片检测认证体系
国家汽车芯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筹)CTO 金星透露,中心正着力打造覆盖芯片设计、测试到整车应用的全链条检测体系,通过建立国际接轨的认证标准,为国产汽车芯片可靠性验证和市场化应用提供关键支撑。
3、粤港澳长三角协同创新
香港微电子研究院(MRDI)总裁高腾指出,将通过 "研发在湾区、量产在长三角" 的协同模式,推动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技术落地。他强调,跨区域技术协作将加速形成 "技术研发 — 中试转化 — 规模生产" 的创新闭环。
4、全球化布局与本地化实践
深圳中聚泰光电科技(SUNNET)总经理欧阳悠分享出海经验时表示,通过本地化运营与区域市场适配策略,构建 "技术输出 + 本土服务" 的全球化模式,助力中国汽车电子企业高效融入海外供应链。
5、校企协同创新:芯片人才培养新范式
西郊利物浦大学芯片学院陈伟院长在大会上表示,将依托其集成电路设计与汽车电子交叉学科优势,联合开发车规芯片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实验室 + 产业基地" 双轨制模式,定向输送具备芯片设计、测试及车规认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三大平台启动:构建创新生态闭环
大会现场举行授牌仪式标志着三大核心平台正式落地:
1、中国海归创业联合体汽车电子专委会成立:金星担任主任,聚焦车规芯片、智能传感器等关键领域,整合海归技术资源与产业需求。
2、汽车芯片测试设备国产化平台启动:朱剑凯担任秘书长,推动核心测试设备自主研发,破解设备依赖瓶颈。
3、汽车电子出海平台落地:王太英担任秘书长,依托海外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认证、物流、市场拓展等一站式出海支持。
四、圆桌对话:长三角协同破局产业壁垒
在《长三角协同:构建汽车芯片"研 - 产 - 用" 创新闭环》圆桌环节,行业领袖达成共识:需强化区域产业联盟建设,以上汽大众等龙头企业场景需求为牵引,推动芯片设计、制造、应用全链条协同,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破解产业发展人才缺口。
五、专委会使命:架起技术与产业的桥梁
作为中国海归创业联合体首个汽车电子领域组织,专委会将以"技术创新 + 产业落地" 为双轮驱动,搭建海归团队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桥梁。中国海归创业联合体理事长胡胜发表示,专委会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安亭成为全球汽车电子创新枢纽,为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可控注入 "海归智慧"。
来源:GreenChain V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