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想和问界稳居六月新势力销量前三的宝座时,或许我们就应该更加确切地意识到增程车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25万元以上的市场,问界M8六月交付超21185辆的成绩就是很好的注脚,那可是40万元级别的。
增程汽车的崛起,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倒是再贴切不过。有了理想、问界的成功在前,深蓝、岚图、阿维塔、零跑等新势力也纷纷在增程版赛道上发力,就连曾经言明不造增程车的大众都推出了全球首款增程式SUV——ID.ERA概念车,由此可见增程车在近几年增速之迅猛。
中国新能源市场有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分别是纯电、插混和增程。如果把这三个放在赛道上一拼高下,再结合乘联会的数据分析,那么纯电依然是领跑者,但速度明显慢下来,插混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而增程则是那个突然发力、圈速提升最快的“黑马”。
l 增程,跑得快
或许谁也想不到,当年另辟蹊径走上增程赛道惹得车圈内外争议不断的理想汽车销量直逼5万辆,当然也难以想象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增程汽车忽的人气暴涨挺直了腰杆,就连占据上风的纯电车都要避其锋芒了。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02.1万辆,其中纯电销量60.7万辆,同比增长22.6%,插混销量29.8万辆,同比增长32.3%,增程销量11.6万辆,同比增长51.5%。不难看出,增程的增速明显强于纯电以及插混车型。
另外,今年1-5月份新能源车用车累计零售435.1万辆,其中纯电车型销量266.2万辆,插混车型126.8万辆,增程车销量42.2万辆。虽然看似增程车销量仍然份额很小,但纯电销量仅有增程汽车的6倍了,却依然是插混车的2倍,这就说明一直不被看好的增程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比重实际上是在大幅提升的,其5月份的增速甚至是纯电的2倍以上。
反观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纯电车,虽然销量卖得还是最多,但它的份额从去年的64%降到了61%,实实在在少了几个百分点,增程吃掉的“蛋糕”,主要就来自纯电。
增程市场份额猛增的背后是明星车型的集体崛起,其中理想和问界双巨头可以说是垄断了将近80%的增程市场,而且主要集中在25万元以上的市场。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1-6月销量累计达到28.8万辆,占理想汽车总销量的95.3%;问界M7其5月份单月销量3.1万辆的成绩超过小鹏汽车同期全系销量。
不过从现在来看,增程车的价格已经下探,像深蓝S7、零跑C11这些15万左右的增程SUV也卖得不错,这两款车型在15万级市场1-5月合斩了6.3万辆。
l 增程,未来将迎来爆发期
增程技术的逆袭,本质上是市场对现实可行性的集体选择。增程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让用户在日常通勤享受与纯电车完全一致的静谧、平顺、强加速的驾驶体验,而且没有里程焦虑,补能方式与传统燃油车无异;另外,增程相比复杂的多档位插混变速箱,它的结构更简单,研发、制造成本和后期维护复杂度更低。
而且随着理想、问界等品牌的热销和市场教育的深入,消费者对增程式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大幅提高,不再将其视为“落后技术”或者“过渡方案”,而是看作满足当下实际需求的一种有效、实用的解决方案。正如理想CEO李想所言:“增程不是妥协,而是对用户时空自由的尊重。”
而且相比“打死不做增程”的长城汽车,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要加入增程的行列,比如宝马、大众、丰田、马自达。根据此前消息,宝马正计划重启增程技术,正与采埃孚合作开发新一代增程式系统,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全系一代X5车型上首搭。大众和长安马自达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就已经推出增程作品,比如长安马自达的增程版SUV EZ-60,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
虽然增程汽车面临高速能耗以及政策等挑战,但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增程式凭借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将迎来一个更大的爆发期,或许将与纯电、插混形成三分天下之势。
l 擎动点评
不过虽然增程汽车涨势迅猛,但归根结底来说,纯电、增程、插混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多技术路线长期并存,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大家各有各的优势,百花齐放才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