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公里,埃安新能源,上车有空调,5分钟行程,打车竟然只花了一块七毛六。
恍惚间又好像回到当年滴滴快的烧钱抢客户的时候了。
问司机师傅怎么价格这么低,师傅打开了话匣子,说现在生意不好做,很多人来干网约车,而且打车平台竞争激烈,都在抢客户。
五分钟也没有聊太多,主要是记住了几个数字。
据这个网约车师傅所讲,年前统计城里有8万多网约车,现在应该是更多了,其中有营运、合规的也就十分之一,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但我当时行情好,确实赚钱,所以才办了这套手续……”
现在适合开网约车吗?听老司机怎么说。
师傅50岁左右,他是失业后就干了这一行,“反正是认准了,我就直接买了这辆车,15万花了一年半赚回来了,现在车便宜,但要赚回来成本至少要两年时间。”
这位师傅坦言自己是摸清了门道,他全职开网约车,一天十来个小时,每天的保险费、平台佣金、信息费等成本都算清楚了,比如一单平台要抽走25%,然后是0.5元的基础信息服务费(现在是0.3元了,因城市而异)。
“我就相当于老实听话的‘员工’,账号养好了,每天活儿不断,如果号不行,那赚钱就很难。”
师傅很坦诚,他表示现在几一天下来能有400元左右,一个月净利润也就是六千上下,“比上班强点”。
“这一行干得早的都赚钱了,越往后赚钱越难”,在谈及新手开网约车的事,他表示最好是自己试一个月看怎么样,“如果是租车开,那一天得跑12个小时以上才能有利润”,他算了一笔账,租车费要100多,还有保险,然后平台抽成,车子充电,自己还要吃饭吧,最后算下来一个月能剩下三千都不算不错了。
而且,“这个活儿不适合长干,最好不要超过5年,咱们男人都知道,一天在车里坐十多个小时,对身体是不好的,从长期看不划算。”至于电池问题,他觉得电车开几年就换了,给手机一样。否则光电池就大几万,不如换新车还算。
所以他的建议是要干这个最好是自己买车开。
生意真的难干了吗?我花1.76元打了个车,网约车师傅讲了3个道理
司机很健谈,一路上基本都是他在说,我后来回忆提炼了三点,仔细琢磨,还挺有道理的。
首先第一个是适者生存,他表示自己一天大概是12个小时,而且基本是在城里开,一千多万人的城市怎么也能赚钱,“他们有人一天也就开8个小时,那只能赚200来块,这样一个月就有五六千的差距”。而且60万公里车辆强制报废,他们其实5年就跑出来了,为了多赚钱,他现在每天都花几十块钱买断抽成,这样不管跑多少单都是这么多钱,比按单子抽成要划算。
关键是研究平台规则,它喜欢什么样的“员工”,我都是按照它的要求来,有的单子路远不赚钱我也愿意接。
不过他说不喜欢那种远程的单子,最多是到下面县城,因为回来容易空跑,而要是在那里等派单,往往要几个小时,这个钱在城里也就赚到了。
另外就是车子尽量保持清爽,他原来喜欢抽烟,后来也戒了,怕被乘客投诉,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气,这些都是常规操作。
所以干一行就琢磨一行,不管打算干多久,都应该尽心尽力,“你好好干才能多赚钱,现在这行对人难干了,但也比很多打工的活要强一点。”
想开点,生意不好做,自己开导自己。
看得出司机性格很豁达,他讲自己刚失业时候根本没有难过,“企业也是优胜劣汰有倒闭时候,遇到困难总有人丢掉工作,关键是自己怎么想,怎么办。”
他用了三天去找工作,发现到了自己这个年龄确实不容易找合适的工作,于是就看了网约车,然后当机立断买车,很快就适应了。
我夸他心态好,行动力强,他说都是老百姓,没什么大能耐,养家糊口而已。遇到问题只能解决问题,胡思乱想无济于事。
他原来有同事还不服气,耗费了大半年跟老东家周旋,但最后也没有达到目的,时间浪费了,心情也很不好,“不值当的,天底下哪有绝对的公平”,生意好的时候什么都好,不好了就接受现实。
想起来多少人就是自己想不开,给自己增加无谓的苦恼,生活本来已经很难了,他们还要继续难为自己,自讨苦吃,殊为不智。
关于人工智能,没想到是网约车师傅给我上了一课。
在等最后一个红绿灯的时候,师傅叹口气说过不了多少年我们这行可能就没有了,到时候全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连方向盘都没有。
我问他怎么办,“车到山前必有路,相信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到时候总有办法。”
说实话尽管我天天研究AI,但我都没有老师傅这么大的信心,现在当我想起他这番话的时候我才坚定了信念,确信人类社会确实是要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
什么时候都有问题,而解决问题就是价值所在。从古至今,人类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最后在这里祝这位老师傅能多赚钱,也祝大家在各自的世界里勇于奋斗并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