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气温攀升,市民夜间聚餐、娱乐活动增多,部分驾驶人将“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底线抛之脑后,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日前,市公安交管部门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共查获酒驾、醉驾交通违法行为2638起,其中酒驾2028起,醉驾610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表示,将坚持“全时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加大对酒驾、醉驾等重点交通违法的查处力度,希望广大机动车驾驶人切勿心存侥幸,要时刻绷紧酒后禁驾这根弦。
案例1
醉驾司机上演“连连碰”
今年4月8日凌晨,仪征发生一起“连环撞”事故,仪征市公安局交管大队接到报警后火速赶往事发现场。同时,消防部门也在接警后赶赴现场破拆车辆。
事故车辆上的驾驶员陈某被消防员从车内救出,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治疗。一些村民回忆说,夜深人静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查看。发现,一辆面包车把一户村民的车辆撞到了隔壁一户人家门口后,又撞到了人家的院墙,且车头挤压严重变形,驾驶人被困在驾驶室内无法动弹。现场一片狼藉,车辆受损严重。
经过血液检测,驾驶人陈某血液中的乙醇含量达到了123mg/100ml,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标准。
案例2
醉驾司机“闯卡”误进死胡被捉
今年3月的一天,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三大队在施桥南路开展酒、醉驾集中整治行动。一辆面包车在路口右转弯,靠近执勤点时突然急刹车,突然改变行驶方向,试图逃避检查。
民警立即上前堵住该车的退路,驾驶员仍在继续倒车。民警喊话后,驾驶员突然调整路线往前开,加大油门撞上警车后,强行夺路而逃。就在这时,增援警力赶到,一路追赶逃窜的面包车。男子发现无路可逃后,随即右转弯将车开进了一处巷子里。此巷子为死胡同,驾驶员被逮个正着。
经检查,驾驶人季某呼气酒精检测结果显示其体内酒精含量达90mg/100ml,已构成醉酒驾驶。
警方提醒:
这些酒驾高发“误区”要避开
近年来,全市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开展酒、醉驾违法行为整治行动,2025年上半年,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共查获酒醉驾交通违法行为2638起,其中酒驾2028起,醉驾610起。
关于酒驾、醉驾,一些机动车驾驶人可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市公安交管部门还梳理了一些酒驾高发的“误区”,提醒机动车驾驶人要深刻认识到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误区一 酒量好,喝一点不影响。酒驾的认定标准和酒量大小没有任何关系,而要看血液中酒精含量是否达标。
误区二 酒后挪车不属于酒驾。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只要将车驶离车原位,就可以认定有了驾驶行为。
误区三 隔餐酒、隔夜酒不属于酒驾。酒驾不以酒后时间长短界定,而是以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
误区四 搭乘酒驾车不用担责。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因此,明知驾驶员酒驾依然搭车,或者纵容司机酒后开车的,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误区五 酒后多喝水能稀释酒精含量。酒精检测仪检测的是来自肺部的气体,而不是口腔,不会因为喝几口水就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