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1亿驾驶人面临驾照记分新规:从自动清零到主动申请
2025年,一项悄然改变千万驾驶人出行生活的新规——C1驾照记分不再自动清零——引发广泛关注。王师傅清晨查看驾驶证积分时,发现去年的12分并未自动清零,这并非个例,全国各地车主纷纷遭遇相同情况。 新规的核心在于将以往的自动清零机制转变为驾驶人主动申请,这背后体现了交通管理部门提升驾驶人安全意识,强化交通法规遵守主动性的战略意图。
这项新规于2024年底由交通管理部门发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截至2025年6月,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总数已达5.1亿,其中C1驾照持有者约占76%。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前,每年因未及时办理清分手续而导致的相关违章处罚案例超过380万起,罚款金额高达15亿元。新规实施后,交管部门处理的驾驶证相关咨询量同比增长了惊人的175%。
政策变化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以往,驾驶证记分周期届满后,系统会自动将记分重置为12分。而新规下,即使记分周期已满,若驾驶人未主动申请清分,记分将持续累积,一旦超过12分,将面临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科目一考试等处罚。 李明等业内专家认为,此举旨在将驾驶管理模式从被动的监管转向主动的参与,提升驾驶人的安全责任感。试点城市数据显示,该措施实施后,交通违法行为降低了23.7%,酒驾、闯红灯等严重违法行为下降尤为明显。
然而,新规的实施也并非一帆风顺。许多驾驶人,例如C1驾照持有者张先生,起初对新规感到不适应,认为增加了许多麻烦。但经历一次清分流程后,张先生发现流程并不复杂,反而增强了他对交通规则的重视程度。这正印证了政策制定者的初衷。
为了方便驾驶人,清分申请流程已实现多渠道便捷化。驾驶人可通过交管12123 APP、各地交管服务大厅、自助终端等方式提交申请。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完成清分的比例高达87.6%,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违法行为的扣分标准和处理方式存在差异。酒驾一次性扣12分,并处罚款1500元起;超速50%以上扣12分,并处罚款1000元;闯红灯扣6分,并处罚款200元。这些高频违法行为很容易导致记分超限。
交管部门提醒,即使在新规下,驾驶证记分周期仍为一年,自获取驾照或上次记分周期结束之日起计算。驾驶人应养成定期查询记分的习惯,建议每月至少查询一次。当记分接近12分时,系统会通过短信等方式提醒,但2025年第一季度调查显示,62%的驾驶人忽视了这些提醒。专家建议设置个人日历提醒,确保在记分周期结束前完成清分申请。
系统会自动审核清分申请,如存在未处理的交通违法记录或未缴纳罚款等情况,申请将被驳回。2025年前五个月的数据显示,约31.4%的清分申请因上述原因被退回。一位交警部门工作人员指出,许多驾驶人忘记了之前的小额罚单,导致申请被拒,这是新规实施后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新规同样适用于长期不驾车的人群,即使车辆长期不用,记分周期结束后仍需主动申请清分。
对于记分已超过12分的驾驶人,需参加为期7天的交通安全学习,并通过科目一考试才能恢复驾驶资格。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47.3万人因记分超限参加学习和考试,平均通过率为92.1%。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多地交管部门推行清分提醒服务。例如,北京地区可在交管APP中开通提醒服务,系统会在记分周期结束前15天发送提醒。 驾驶培训学校也增加了相关培训内容,特别强调记分管理的重要性,并教授学员如何使用APP查询和申请清分。 新规还提供代办通道,配偶、直系亲属可代为办理。
交通法规专家张教授认为,新规是“柔性执法”理念的体现,既保持了必要的管理力度,又给予驾驶人一定的弹性空间,有助于培养更自律的驾驶行为。
官方解释明确,未按时申请清分不会影响驾驶证有效期,但会影响当前记分周期的使用。然而,2025年二季度调查显示,43.2%的驾驶人对此存在误解。 保险专家提醒,记分情况也会影响车险费率。一些地区已试点积分奖励制度,奖励全年无违法记录的驾驶人。 对于非本地驾驶人,新规同样适用。
技术方面,全国交通管理系统的升级是新规实施的保障,新系统实现了全国联网、实时更新,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企业用车管理也面临新挑战,许多公司已将驾驶证记分情况纳入司机考核体系。
新规实施后,社会反响总体积极。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新规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并养成了更规范的驾驶习惯。各地交管部门也在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最终,王师傅成功完成了清分申请,并表示这让他更加重视安全驾驶。 对于所有C1驾照持有者,建议立即查询记分情况,了解周期起止时间,提前安排清分申请,并养成安全驾驶习惯。
"